我理想中的家,大致就是如此,雖不高級奢華,但足夠溫馨幸福。
本案就是一個年輕一家三口,小寶寶還不到1歲,房子買在了父母同一小區,112㎡面積不大也不小,夫妻倆上班忙的時候,父母也方便過來帶孩子,也是為了孩子,客廳三天兩頭換一下布局,弱化會客功能,隨時變成孩子的寬敞爬爬區,有孩子的家庭,你們都是這樣做的麼?
正常會客的客廳△
▽改成孩子的爬爬區
女屋主是個非常注重細節的人,喜歡一切與美有關的東西,更喜歡收集一些復古有意思的小擺件,裝飾在家里的邊邊角角,看了滿心歡喜。
房子剛入住沒多久,總有一些布局在不斷的摸索著改變著。
剛開始入住時,是按照最基本的客廳布局,沙發、茶幾、沙發椅,圍成一個圈,在窗簾盒的吊頂下還隱藏有燈帶,然後每當傍晚落日餘暉下,客廳就呈現一個非常溫馨的畫面。
入住後,不斷的添加了有關於孩子的物品,去掉了茶幾、椅子,是不是像極了有孩子的家庭日常生活的樣子?
電視牆這一邊,兼並了一定的儲物空間,電視櫃、落地置物架,不僅可以解決可以一部分的收納難題,同時還能放些喜歡的精致擺件。當然,等以後孩子2、3歲能走路的年紀,這些都得收起來了。
餐廳和廚房規劃在了一個開放式空間里,就餐烹飪都方便了很多,而餐桌垂直擺放於U型櫥櫃的一側,這樣櫥櫃台面也充當了置物餐邊吧台的功能。
U型的櫥櫃布局,可以滿足這個廚房所有鍋碗瓢盆的收納。
夫妻倆的臥室,簡單一幅小插畫就能小房間溫馨起來,雙層布藝窗簾也可以保證臥室足夠的隱私性和采光效果。
臥室牆角放著可以隨時挪動的嬰兒床,方便夫妻倆照看,這比一開始就精心規劃兒童房要實際多了,因為等孩子大了,也許她對房間已經有了自己的規劃。
嬰兒床的旁邊,壁掛一個小夜燈,平時夜里給孩子餵奶、換尿布,燈光都不會很刺眼。
還有給父母準備的一間老人房,雖然同一小區,但是夫妻倆偶爾工作忙或者出差,還是需要父母臨時留下照看一下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