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家和裝飾約定了價格卻要再掏腰包 低價裝潢原來只是誘餌

  

信網6月15日訊 最近,張女士通過合家和裝飾準備裝潢新房,在交完定金之後,原本約定的按平米也變成了計算工程量,衣櫃、鞋櫃多出的面積要計費,一套實用面積不到40平米的房子,經過層層加價,裝潢款增加了13000多元,達到了12萬多。
交完定金繼續增項,按平米報價卻計算工程量,材料品牌、價格不透明的「套路」也並非合家和裝飾一家。業內人士指出,越來越多的裝潢公司銷售人員傾向於談判技巧而非專業知識,人工、材料、設計等等這些本應該包含在報價內的項目,到頭來都需要業主掏腰包。
同樣一套房不同的裝潢公司給出的報價差距有多大?面對裝潢公司的「套路」,消費者該如何辨別?本期信號彈將一起來探討家裝市場背後的秘密。
(來源:信網)
說好按平米核價卻變成計算工程量
最近,青島的張女士稱遭遇來合家和裝飾的合同「套路」,業務員告訴她是按照平方米計費,不足50平米的房子按照50平米計算,給她報出的裝潢費用是99800元,再加上8%的裝潢管理費,一共107000元左右。當天下午,張女士就簽預定合同,交了10000元定金。
隨後「套路」開始,業務人員先跟著她回家拿了21000元,預交了部分裝潢費。後又因張女士對設計圖紙做了微調而加價,原本按平米也變成了計算工程量。一套實用面積不到40平的房子,裝潢款增加了13000多元,達到了12萬多。
面對記者採訪,合家和裝飾方面一名鄭姓相關人員稱,在相同的面積上不能無休止地任由客戶增加項目,對於免費贈送的鞋櫃和櫃門、衣櫃和櫃門,該人員稱超出了面積後就要分開計費。
事情至此,張女士無論裝潢與否,合家和裝飾都是穩賺不賠。而她要證明合同無效,拿回交的錢,需要相關證據支撐。
(來源:信網)
行業亂象裝潢陷阱非一家
家裝行業一直受到消費者詬病,解先生在青島無限空間裝飾也同樣遇到了裝潢問題。他通過朋友介紹,與青島無限空間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簽了裝潢合同,並交了10000元定金。可他卻發現,合同上180246.6元的總價並不便宜。
「我做的是最基礎裝潢,按照市面價格上算,房子不到200平米,最基礎的裝潢也就15萬元左右。」解先生說,當初青島無限空間裝飾方面一直在向他強調材料貴,「宣傳是某某品牌,質量好,價格也相對貴一些,還說裝潢要漲價,讓我趕緊定下來。」解先生說,他就這樣一步一步地被追著簽了合同。
對於解先生的說法,青島無限空間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的許先生予以否認,他表示材料沒有亂要價,並指出材料的品牌不同,價格不一樣。而解先生交的定金也不能退還。
(來源:當事人)
實際探訪同一套房不同報價
為了進一步了解家裝市場情況,信網分別聯繫了生活家、東易日盛、華傑東方裝飾等幾家青島名氣較大的裝潢公司,探訪同一套房的裝潢價格差異。
以74平米的房子為例,生活家裝飾給出了八九萬元的基礎裝潢報價,可供選擇的材料有其自有的大沫品牌,也有知名的TATA木門、大自然地板、蒙娜麗莎瓷磚等。不過,八九萬元只是基礎裝潢的估價,如果選擇的材料品牌不同,相應的價格也會隨之增加,而且這個增項沒有上限,取決於業主對材料的自行選擇,以及具體施工過程中的工程量改動。
同樣74平的房子,東易日盛給出的整包估價也是八九萬元,包括水電、牆面、地板、櫥櫃、吊頂、室內門、花灑、馬桶、暖風浴霸、地漏等。材料方面則有法蘭特水管、都芬乳膠漆、聖象地板、書香門第地板,板材櫥櫃用的是東易日盛自有品牌。
華傑東方城市人家則是根據實際工程量計算,預估價格每平米800元到1200元,而實際需要根據材料來定。該公司用到的地板品牌有大自然、肯帝亞,木門有TATA、大自然、兄弟,瓷磚有諾貝爾、蒙拉麗莎,乳膠漆用的是獅龍。業務員告訴信網,材料品牌有很多,需要設計師帶看,最終的價格也是根據所選材料來確定。
幾家裝飾公司只給出了估算價格,並保證不會有其他增項,各個裝潢公司的報價差距雖然不大,但還是存在著不同。材料和工程量的差價是不透明的,盡管有眾多大牌可以選擇,但選擇之後,總價也就隨之上漲。據信網了解,青島的劉先生曾裝潢過一套面積差不多大小的房子,選用了不少一線品牌材料,最終的價格在20萬元左右。
(來源:信網)
利益至上重話術輕質量攪亂市場
中式風格、歐式風格、田園風格、簡約風格……業主對於即將裝潢的房屋寄予厚望,以期更加符合心目中的理想之家。與此同時,為了招攬顧客,青島各大裝潢公司也使出渾身解數,低價、贈品等行銷手段可謂五花八門、各顯神通,讓業主們迷了眼。
像此前的青島天地和裝飾公司,廣告宣傳一度鋪進大街小巷,公車、電視上隨處可見其廣告。隨之而來的是該公司因各種話術和合同套路被業主投訴。據天眼查顯示,天地和法律訴訟達27起,其中包含多條與客戶之間的合同糾紛。
天地和裝飾消沉之後,它的「孿生兄弟」,也就是上述張女士遭遇的合家和裝飾,開始在青島市場「攻城略地」,由於其採用了天地和裝飾類似的行銷模式,導致投訴多發。據青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20年一季度消費投訴公示,合家和裝飾位居裝飾裝潢類消費投訴重點前三位。
「一百種霸王條款,一千個加價理由。」裝潢公司無論如何也改變不了賺錢的本質,有些裝潢公司更是整合利用,打出低價全包「組合拳」,實際增項、工程量、材料價格一樣也不落下。
而除去增項、工程量,家裝材料的價格是亂象源頭之一,品牌不同,價格各不相同,甚至上不封頂,尤其對於平常不多見的品牌,業主了解不多,存在價格盲區。而各家裝潢公司都在宣傳自己用的材料綠色環保,實際情況是否如此無從所知,但大多數業主最終會為此而買單,只為圖個心安。
謹防套路裝潢前先了解行情
面對裝潢,身為「門外漢」的消費者該如何既能達到自己的滿意,又不花冤枉錢呢?業內人士於先生提醒,擦亮雙眼,熟讀合同,裝潢之前先了解行情。「一般裝潢用到的就是水、電、木、瓦、油、拆除這幾個工種。裝潢之前,把當地這幾個工種的行情價格做個簡單了解,對不懂裝潢的業主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
「人工要多少錢,材料要多少錢,工程量大概有多少,這些簡單的問題在業主心中應該有個衡量,對當地的工錢、材料也要有個大體的了解。」於先生表示,不了解行情,很可能會被坑的很慘。「因為你什麼都不懂,我說什麼就是什麼,不宰你宰誰呢?」
裝潢不是簡單地分包給裝潢公司就高枕無憂了。「並不是跟裝潢公司簽一個還可以的價格就沒事了。」於先生提醒,裝潢行業中有很多隱形的工作無法用價格來衡量,這也是裝潢公司用來坑業主的「殺手鐧」。「合同里模棱兩可的條款,很多項目都沒說清楚,簽了也只是給業主的制約,對裝潢公司反而沒什麼約束,所以要小心合同套路。」
於先生表示,尤其全包合同更要謹慎對待。「全包沒有統一規範標準,貓膩最多,花樣層出不窮,像張女士的例子這樣,這時候如果不在合同中對相關事項進行清晰地備註,最後全包不是省心,而是鬧心。」
別怕麻煩約定盡量體現在合同中
「很多裝潢公司都養不起工人,層層轉包分包,從馬路上的裝潢遊擊隊招人的情況比比皆是,很多工人都是在行業內流動的,今天幹這家,明天幹那家。」於先生告訴信網,裝潢質量的好壞往往取決於工人的水平,「遊擊隊」形式的工人在質量上往往會出現難以保證的情況。
此外,於先生還提醒,千萬不要相信自吹自擂式的宣傳,要學會自己分辨。「家裝公司的業務員、設計師基本都背著提成,為了簽單會各種忽悠,很多口頭承諾說的好聽,真正簽完合同之後就不認了,這方面必須要提防,約定的事項落實到紙面上。」
「水電改造也是一個大項,我們都看過橫平豎直的管線鋪設,看著確實很漂亮,實際上並不實用,多花的錢都是從自己兜里出的。」於先生說,除了水電改造,材料也是一大「坑」,尤其是對於不懂的人來說,裝潢公司從材料上做文章的情況屢見不鮮。「材料回扣是業內的潛規則,也是設計師的收入來源之一,很多設計師在設計時的出發點往往不是業主的需求和效果,而是自己的回扣。」
裝潢的套路深不可測,只能謹慎防范,別讓裝潢公司牽著鼻子走。「準備裝潢的業主,裝潢之前一定要提前做功課,身邊有行業內的朋友要多溝通交流。盡量找在當地經營多年的老牌裝潢公司,把合同約定做到最細化,裝潢結束後,要與裝潢公司進行整體竣工驗收。」
(來源:大眾網-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