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點擊關注「裝個好房子」哦~
每天為你帶來裝潢乾貨、改造新靈感與美好生活故事
探尋美好居住方式,我們值得更好的生活!
———————————————-
古生和小桃是一對95後小夫妻。古生從事金融行業,小桃是一名自由撰稿人。
小兩口在工作之餘,最喜歡的活動就是待在書店,平日里小桃還很喜歡繡刺繡、看看古裝劇,無論工作還是生活中,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家能夠「去浮躁、存冷靜。」
這套86㎡的小三居是夫妻倆的首套婚房,作為過渡房使用,所以預算不高。女主人希望自己的家能打造成更適合年輕人的「輕中式」風格。
通過夫妻倆對向往生活的描述,設計師想起了《浮生六記》的作者沈復和妻子的生活方式:「日更穿亭走巷,遊山玩水;夜禁花前月下,吟詩作賦生活。」
而整個家的設計靈感也來自於江南園林,將園林的建築風景融入到了室內中。
戶型:三室
面積:86㎡
費用:28W
地點:重慶 渝北
房子是常規的小三室,平日里只有夫妻倆居住,所以希望盡可能的模糊界限,釋放更多空間。
全屋採用輕硬裝+大體量收納,在預算和實用上達到了平衡,同時也營造出輕盈的東方感。
如何把傳統中式的美學理念融入到當代95後年輕人群體中,是設計師要解決的問題。比起「新中式」,這個家更想向「輕中式」靠攏。
▲三維立體示意圖
由於戶型開門即是客廳,所以在設計之初,設計師就在想怎樣可以讓人眼前一亮。用藝術玻璃+仿真芭蕉葉,通過燈光的渲染,便有了江南煙雨時的朦朧感。
餐廳採用了卡座式設計,更加節省空間,搭配三個姿態不一的飛鳥吊燈,營造出浪漫的氣息。
客廳硬裝的木作採用原木+白,軟裝則用黑胡桃木提升質感,空間也更有層次感。
含蓄內斂的氣質、大量的留白以及點到即止的中式元素,營造出的東方韻味。
陽台與客廳之間採用了一面不規則拱形門,成為整個客廳的一大亮點,移步移景,視線停留之處都是風景。
從陽台角度看向客廳
陽台拱形門下設置了書桌,逼近平衡了門洞的視覺感,同時把陽台打造為了家中的第二個書房。
這個書房是女主人平日里寫作的地方,即使在開放式空間,書桌的儀式感也能讓人思如泉湧。
夜晚客廳具有層次感的暖光源,營造出溫馨靜謐的居家氛圍,還可以根據使用場景任意切換。
屋主家拋棄了傳統圍繞電視布局的模式,沙發對面是一面定制櫃,補充收納。櫃體連接著廚房吧台,將廚房打開,做了半開放式設計。
櫃體上做了一面鏤空的開放格,不僅方便放置常用物品,還打破了封閉式櫃體帶來的沉悶感。
圓形的鏤空采以中式月亮洞為靈感,經典的中式元素背後,體現的是對「圓融、圓滿」精神原型的傳承。
客廳後方的半開放式書房,是男主人辦公和閱讀的空間,與客廳既能相互連通又能各自獨立。
原木窗折疊上嵌入海棠玻璃,對於家鄉是嶺南的男主人而言,充滿了兒時的回憶。
對於喜愛的看書的夫妻倆來說,搬家什麼都能丟,最不能捨棄的便是書。
整個書房採用了原木風,書桌上方設置開放式吊櫃,結合內嵌燈帶的設計,十分有氛圍感。
書房採用了百葉簾,便於調節光線,實木材質也更有質感。
座椅採用了明式圈椅,不僅用極簡的造型提供了極高的舒適度與形式美,十分舒適,同時也是設計界無可超越的經典之一。
書房另一側牆面則懸掛了弘一法師的《心經》,清秀的文字搭配樸素的禪學,讓人在這個空間進入一種更專注無我的狀態。
在網路信息爆炸的時代,放下手機、讀一本書,聞著油墨書香,也是一種難能可貴的享受。
主臥的設計更加輕盈,淺木色調+藤編元素、大面積的留白、暖黃色的燈光,讓這個空間更加有自然氣息和度假感。
主臥空間其實暗藏了許多隱形收納,以至於開始連女主人都沒發現自己的衣櫃在哪里。
飄窗的地台和兩側、床尾的牆面,都是大量的儲物空間。將平日的衣服雜物隱藏起來,釋放最整潔安靜的睡眠空間。
睡眠區與主衛之間採用了玻璃磚做隔斷,保證隱私的同時又增加空間通透感。
主衛擴大後目前主要是女主人使用,白色的水磨石牆面+原木色櫃體,恰到好處的比例平淡又雅致。
鑽石型的淋浴間不占用空間,又做到了基本的幹濕分區,提高廁所的使用體驗感。
次臥作為客房,方便父母偶爾來居住,也能滿足日後有了孩子之後作為兒童房使用。
榻榻米的設計讓功能得到了最大化,讓這個空間兼具睡眠、學習、儲物功能。
榻榻米外側採用抽屜的收納方式,拿取更加合理方便。
次衛不僅是公衛,平日里也是主要是男主人在主要使用。超長的鏡櫃可以收納下所有廁所的雜物。
水龍頭和淋浴都採用嵌入式,極簡又美觀。
如今這個房子已經開始入住一個月了。女主人至今還記得當初找到設計師時,給了他們一張「樣板間」一樣的設計圖。
而如今,這個家已經遠超過他們當初的想像。原本只是作為過渡房使用的他們,甚至有了長期生活在這個房子里的想法。
這大概就是裝一套房和打造一個家的區別吧。
圖片與素材由南也設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