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潢是一件比較專業的事情,初次裝潢的時候,考慮問題比較片面。採用了很多看似有用,實則雞肋的設計,等著在入住之後才發現,已經為時已晚。
積累了第一次裝潢的經驗,在第二次裝潢新房的時候,堅持做這10個家裝決定。都是在第一次裝潢出現問題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完工之後才發現有多明智,有效提高生活幸福感。
1、把機械鎖換成智能鎖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家里值錢的東西也越來越多,相對應的安全措施也要跟上。門鎖分為A、B、C三個等級,A級最差,C級最好。理論上來說,一旦碰到小偷開鎖,A級鎖芯只能堅持1分鐘。而B級鎖芯卻可以堅持5分鐘以上,而C級鎖芯理論上可以堅持270分鐘。
並且,智能鎖還帶有各種安全告警模式,萬一有人撬鎖、嘗試開門,都可以通過實際app進行告警。甚至有人在門口多逗留一段時間,也會通過app進行提示,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之所以想要換成智能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它足夠方便快捷。出門不用帶鑰匙,只需要通過密碼或者指紋就能開門,再也不用擔心忘記帶鑰匙的尷尬情況出現了。
如果刮風下大雨的時候,家里忘記關窗戶,或者家里的老人、小孩出現意外。還可以通過app遠程,生成臨時密碼,讓物業或者小區里的朋友幫忙。智能鎖雖然價格比機械鎖昂貴不少,但是效果和方便性更甚,就相當於老人手機和智慧型手機的區別。想不想要,只能見仁見智了。
2、通過智能開關面板,做到全屋智能化
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樣,覺得想要做到全屋智能化,沒有個幾萬塊可能辦不到。然而第二次裝潢我就改變了看法,因為只需換買個兩百來塊的智能開關面板,就可以把家的傳統電器,做到全屋智能化。
比如我家安裝的這款智能觸屏語音開關,安裝完之後,可以直接把家里的燈具、風扇、空調、電視、音響、洗衣機、晾衣機、電動窗簾等電器進行互聯。通過對話、觸屏、開關、app等方式操控家里的電器。
兩三百塊錢就可以做到全屋智能化,這種事情以前想都不敢想。想像一下,當你疲憊了一天回到家。一句話打開了電視機、窗簾、燈光、空調等電器,是不是特別輕鬆,特別有科技感。
3、給所有的櫃子裝上感應燈
第二次裝潢的時候,我給所有的櫃子都裝上了感應燈。比如入戶的玄關櫃,安裝了燈帶之後,一進門它就會亮起來。不僅可以避免摸黑進門,還可以增加氛圍感。
廚房的吊櫃下面安裝感應燈,晚上做飯的時候,就不用擔心因為背光,而導致台面上方出現一片陰影了。如果台面是一片陰影的話,切菜容易切到手,炒菜也能看清楚鍋里面的情況。衣櫃裝了感應燈以後,要在衣櫃里面找東西就方便多了。
走廊也可以安裝上感應燈,半夜要上廁所的時候,就不用擔心磕磕碰碰。而且感應燈的光線比較柔和,深夜里醒來,也不怕刺眼。而且,感應燈是根據采光來觸發的,不用擔心白天也亮燈。
4、堅決不裝燈槽吊頂
現在裝潢新房,很多人的天花板都不設計吊頂。就算要做吊頂,也不要去做燈槽吊頂。燈槽吊頂的視覺效果還是蠻時尚好看的,但是缺點也非常明顯。
燈槽容易出現藏污納垢的情況,隨著時間的推移,各種粉塵會越積越多。而且燈槽里面有燈光,各種蚊蟲、飛蛾都有趨光性,它們都會往燈槽里面跑。各種蚊蟲、飛蛾的排泄物和屍體,打掃起來還特別麻煩。
天花板不做吊頂,不僅可以節省一些裝潢費用。而且沒有了吊頂壓低層高,看起來也會顯得更加寬敞一些。天花板設計簡單的石膏線條或者雙眼皮吊頂,不僅經濟實惠,而且還非常耐看。
5、不要設計開放式收納
為了盡量增加收納功能,很多人都會在不影響生活的前提下,盡量定制收納功能。然而我家第一次裝潢的時候,為了追求收納和視覺效果並存,採用了不少開放式的收納櫃、收納書架。
等真正入住之後才發現,簡直就是在給自己挖坑。因為開放式的櫃子,非常容易堆積粉塵,還有各種蟑螂在里面排泄。無端給自己找了很多打掃的任務,後期搞衛生的時候才會叫苦不迭。
而且開放式櫃子里面的情況都一目了然,如果擺放不整齊的話,反而顯得雜亂無章,簡直就是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如果真的很喜歡那種一目了然的效果,可以考慮安裝透明的玻璃櫃門。
6、堅持在陽台安裝烘洗一體機
我是屬於南方城市,空氣比較潮濕。第一次裝潢的時候,沒有預留烘幹機的位置。總覺得烘幹機沒什麼用,純屬浪費錢的雞肋產品。與其靠烘幹機,還不如曬太陽比較實在。
曬太陽的確比較天然,但是南方城市的梅雨季節、回南天的時候,衣服一般都是晾曬到發臭,依然會給人濕漉漉的感覺。第二次裝潢就多長了個心眼,在陽台預留了烘幹機的位置。這次裝潢打算安裝烘洗一體機。
梅雨季節、回南天、下雨天,直接通過烘洗一體機解決髒衣服。衣服洗完之後直接進行烘幹,烘乾的時候還同時兼備殺菌、消毒的效果,並且可以有效保護衣物。就算暫時沒有安裝烘幹機的想法,也建議預留個烘幹機的位置,萬一哪天想要的,至少有個地方可以擺放。
7、安裝廚餘垃圾處理器
一日三餐都要在廚房進行,每頓飯做下來,都得生產出不少的廚餘垃圾。一般垃圾桶都是放在地上,原本廚房的空間就很緊湊,再加上垃圾桶,的確挺占空間的。關鍵是經常要蹲在地上或者彎著腰來處理食材,容易腰酸背痛。
廚餘垃圾那麼多,夏天的時候非常容易發臭,比較愛乾淨的話,可能一天得丟好幾次垃圾。在城市里面,丟垃圾還得分類,可麻煩了。我家裝潢第二套房子的時候,就毅然選擇了安裝廚餘垃圾處理器。
所有的廚餘垃圾,包括魚刺、骨頭等硬物,都可以直接丟進垃圾處理器里面粉碎。粉碎之後的垃圾,通過下水道直接排走,特別方便省事,不用出現堵塞的情況。不用擔心垃圾發臭的問題,處理食材也可以直著腰來進行了。
8、堅持設計廚房高低台
在水槽區洗菜、處理食材的時候,如果水槽太低就要彎著腰。在灶台炒菜的時候,如果灶台太高,就得架著手。架著手、彎著腰,一頓飯做下來難免有腰酸背痛的感覺。
我們在裝潢廚房的時候,要根據實際需要來抬高或者降低工作台的高度。比如洗菜的時候需要彎著腰,我們就把水槽抬高,這樣就可以站直。把灶台的高度降低,這樣炒菜的時候就不用架著手。
水槽區比灶台區略微高出8cm-10cm左右,這樣就可以有效解決腰酸背痛的問題。這種因地制宜的設計方案,就叫做高低台。具體的灶台、水槽高度,根據家里掌勺人的身高來確定。
9、廚房台面設計防濺牆
廚房是油煙非常重要的區域,尤其是我們中國人的烹飪習慣,都是煎、炸、爆炒,油煙和油漬更多。其中灶台的位置,直接面對炒鍋里面各種油漬的噴濺,是標準的重災區。
普通的瓷磚牆面都有縫隙,縫隙長時間面對油漬的話,容易發霉、發黑。灶台上方的牆面,最好採用琺瑯、巖板、不銹鋼等防濺牆。選用大規格、抗油污的材料來代替瓷磚。
如果已經裝潢完了也沒關係,可以像我家第一套房子一樣,買防油煙貼紙來張貼。防油煙貼紙的款式、圖案還挺多的,不僅具有防油污、防潮、耐高溫、耐磨的特性,還有不錯的裝飾效果。
10、把廁所洗手池搬到門口,堅持設計三段式幹濕分離
不管你家廁所有多大,都要盡量設計幹濕分離。有條件的話,就把廁所搬到門口。這樣不僅可以釋放廁所內部的空間,還可以有效加大幹濕分離的效果。
而且,洗手池安裝在門口的話,就可以把刷牙、洗臉和上廁所、洗澡進行劃分。早高峰的時候,該上廁所的人去上廁所,該刷牙洗臉的人在外面刷牙洗臉。錯峰使用廁所,可以有效提高效率。
雖然洗手池安裝在外面,但是廁所里面照樣要設計幹濕分離。這種三段式幹濕分離的效果還是很理想的,可以有效避免廁所潮濕,從而滋生細菌的情況。
吃一塹長一智,這10個家居決定,都是針對生活中常見的缺憾而設計。如果你家也要裝潢新房,可以認真參考一下。
0元戶型設計_齊家裝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