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底,歐派、索菲亞、尚品宅配等9家上市定制家居企業的2021年第三季度報告都已公布。從整體上看,前三季他們業績都很不錯,營收、淨利潤均大幅增長,然而,二級市場並未能隨之提振。原材料漲價、毛利率下降、現金流承壓……定制家居企業們看似亮眼的成績單背後,藏著不少隱憂。
淨利潤超過其他八家之和
歐派家居將要「一家獨大」?
目前,在國內上市的定制家居企業有9家,分別是歐派家居、索菲亞、尚品宅配、志邦家居、金牌廚櫃、頂固集創、皮阿諾、好萊客、我樂家居。其中,歐派家居、索菲亞、尚品宅配一直都處於第一梯隊,此次隨著各家三季報的公布,記者發現,歐派家居作為定制家居龍頭企業,與其他家企業的優勢進一步拉大。
奧一新聞記者根據各家三季報數據梳理髮現,2021年前三季度,歐派家居總營收144.02億元,歸母淨利潤21.13億元,穩居定制家居企業的第一把交椅;索菲亞總營收72.44億元,歸母淨利潤8.49億元,位居第二位;尚品宅配總營收51.64億元排在第三位,但是歸母淨利潤只有8704.4萬元,排在第八位;志邦家居的總營收雖然只有33.22億,排在第四位,但是其歸母淨利潤的同比增速迅猛,達到51.75%,總額3億元,成功擠入第一梯隊。
9家上市定制家居企業2021年第三季度業績表,數據來源各企業公告,制圖:奧一新聞
令人意外的是,頂固集創的今年前三季度的淨利潤增長595.46%,而三季度單季的營收增長48.23%,歸母淨利潤增長904.2%,成為三季度營收及利潤增幅最大的企業。對於如此大的增幅,頂固集創稱,主要系公司通過持續加大研發創新加快新品投產,加強和優化銷售管道、品牌建設等措施,做到營收快速增長。
記者統計發現,2021年前三季度,歐派家居的總營收為133.02億元,其他8家定制家居企業的總營收之和約238.25億元,歐派家居的總營收為8家之和的一半以上;在歸母淨利潤方面,歐派家居21.13億元,另8家之和為19.71億元,也就是說歐派家居一家的淨利潤比其餘8家企業的加起來還要多一個多億元,由此可見,歐派家居在定制家居企業當中的龍頭地位凸顯。
隨著行業競爭激烈,洗牌加速,定制家居行業會不會演變成歐派家居「一家獨大」的局面呢?
大材研究首席分析師鄧超明在接受奧一新聞採訪時表示,定制家居行業不會形成「一家獨大」的局面,更大的可能是「一超多強」。「歐派確實大,但不會影響後面幾十家定制企業活得很好,還有幾百家中小型的公司也能活下去。」他認為,定制家居行業發展多年了,目前依然是一個白熱化、準完全競爭的市場,未來應該是介於壟斷競爭與寡頭競爭之間的局面,行業里有幾家大公司,占到30%甚至更多的份額,同時還有很多二三梯隊的品牌,依然擁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一家獨大’將不會是未來明顯的趨勢,但是會因為不同階段的經營策略、消費者的口碑以及品牌的影響等拉大差距。」艾媒咨詢首席分析師張毅對奧一新聞記者表示,定制家居面對的消費群體,高中低端各種類型都有,除了高端消費家庭,也有很多的中低端消費水平的家庭,對價格相對敏感,中小型的家居企業如果有比較好的價格組合產品,仍然會有廣闊的市場。
疫情影響依然嚴峻
三季度多家企業淨利潤負增長
雖然前三季各家企業的業績表現都不錯,但不容忽視的是,在第三季度,過半定制家居企業的淨利潤卻出現了負增長。其中,尚品宅配同比下降75.39%,我樂家居同比下降33.94%,金牌廚櫃同比下降18.14%,好萊客同比下降7.17%,皮阿諾同比下降2.08%。
三季度如此慘淡的業績,與今年一季度、二季度相比,差距更加明顯。奧一新聞記者根據各家發布的2021年一季報、半年報、三季報梳理髮現,不管是營收,還是淨利潤的增速,大多都在不同程度的下降。以排在前四位的歐派家居、索菲亞、尚品宅配、志邦家居為例,在營收的增速方面,2021年一季度、半年度、三季度,歐派家居分別是130.74%、65.14%、30.12%;索菲亞分別是130.59%、68.3%、15.93%;尚品宅配分別是110.28%、40.19%、-6.09%;志邦家居分別是109.09%、55.84%、23.18%。
在淨利潤的增速方面,更是下滑的厲害,2021年一季度、半年度、三季度,歐派家居分別為340%、106.98%、14.57%;索菲亞分別為794%、30.12%、13.71%;尚品宅配分別為105%、134.74%、-75.39%;志邦家居分別為213%、199.42%、0.85%。同比增速從幾倍到翻倍,最終甚至下降為負增長。
按理來說,第三季度是傳統的家居旺季,不該出現這麼大的負增長,然而,多家企業表示三季度業績下降是因為受到疫情較大的影響。尚品宅配對奧一新聞解釋,今年第三季度的營收、淨利潤出現負增長,主要是因為廣州、北京、上海、南京、廈門、成都、武漢等直營區域受到疫情的影響較大。而南京的企業我樂家居在公告中表示,2021年7-8月南京祿口機場突發新冠疫情,公司處在疫情重點管控區域,雖然公司員工堅持奮戰在一線,但物流運輸因疫情防控受阻,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廈門的企業金牌廚櫃表示,2021年9月廈門市同安區部分區域被列為新冠肺炎疫情中高風險地區,實施全區域封控及企業停產的管控措施,導致公司廈門同安生產基地從2021年9月14日至10 月7日無法及時安排生產、發貨,部分收入和利潤延期至第四季度。
原材料上漲、限電限產
定制家居企業毛利率下滑
除了淨利潤下滑之外,定制家居企業的毛利率不斷下滑也是不爭的事實。就拿龍頭企業歐派來說,不論是分產品,還是銷售管道,毛利率都全線下降,總體上前三季度毛利率為32.52%,同比減少3.57個百分點。從具體的產品分類來看,歐派家居的廚櫃、衣櫃、衛浴、木門、其他產品毛利率分別為33.44%、38.91%、23.74%、15.06%、19.42%,同比去年減少2.72個百分點、2.02個百分點、2.11個百分點、2.75個百分點、10.11個百分點。據此前歐派家居公布的數據,其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一季度的銷售毛利率分別是38.38%、35.84%、34.70%和30.19%,可謂是一路下滑。
截圖來源於歐派家居2021年前三季度主要經營數據的公告
歐派家居的毛利率下滑,並非個例。好萊客家居也公布了2021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其整體的毛利率為34.78%,同比去年減少4.45個百分點。金牌廚櫃今年前三季度的銷售毛利率為28.12% ,同比去年下降3.97%。對於毛利率的下滑,金牌廚櫃在公告中表示,整體廚櫃綜合毛利率同比下降,主要是工程廚櫃收入占比提高及原材料價格上漲所致,木門綜合毛利率同比下降主要是木門未達規模量產以及個別訂單的毛利率波動較大所致。境外綜合毛利率同比下降11.61%,主要是受疫情影響,海外航運等成本增加。
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定制家居企業的毛利率承壓。據央視報導,從2020年以來,紙箱、油漆、木材等家具原材料頻頻漲價,漲價幅度在25%-30%之間。在全屋定制、家具、地板等以木材為主要原材料的家居行業,60%-70%的木材依靠進口,受疫情影響,海外木材源頭基地陸續停工,導致供應短缺。
然而,原材料價格的漲價,並不能完全通過產品漲價,轉移到消費端上,因此企業面臨著利潤壓縮的困境。與此同時,國內外經濟形勢複雜嚴峻,能源供應緊張,在限電限產政策調控下,也對家居企業的生產造成影響。
受房地產企業拖累
家居企業現金流承壓
定制家居行業為房地產後周期行業,受房地產周期及景氣度影響較大,隨著地產行業的下行,難免衝擊。億翰智庫研報稱,由於近年推出的「三道紅線」政策,房地產企業存在較大的去杠桿的壓力。並且在信貸發放以及購房資格收緊的情況下,房地產企業在融資與銷售兩方面承壓,現金流緊張、生存壓力大,導致對於地產下遊企業的付現意願降低,參與大宗工程業務的定制家居企業普遍出現了應收帳款及票據金額的增長。
在2021年第三季度報告中,我樂家居、皮阿諾都有提及受到恒大地產等房地產企業的影響。我樂家居公告稱,公司因廚櫃收納供貨及安裝工程業務應收恒大地產集團及其成員企業的商 業承兌匯票餘額為 2.8億元,其中已到期未兌付的商業承兌匯票為 8879.84 萬元,對公司業務的整體經營不產生重大影響,目前,雙方正積極協商尋求更多的解決方案。
受到房地產拖累,家居企業除了應收帳款大幅增加之外,現金流量淨流入卻在不斷減少。皮阿諾發布的財報顯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高達負3.46億元,應收帳款為2.34億,同比增長翻倍,其解釋是加大保利、中海及龍湖等工程大宗客戶銷售所致。皮阿諾還表示,單三季度(7-9月)收入下降主要系停止與個別大型房地產商合作所致。
艾媒咨詢首席分析師張毅認為,如果定制家居企業的客戶主力是房地產商的話,它的資金回籠風險較大,而如果客戶主力是散戶的話,風險就比較分散,從經營的角度來看,相對會比較良性。他建議定制家居企業擴大管道範圍,不要集中於與房地產商合作的管道當中。
大材研究首席分析師鄧超明認為,定制家居企業要徹底擺脫房地產行業的影響並不太可能,只有盡力而為挑選訂單、做強風控。一是要做到大宗客戶的均衡化,50強房企或100強房企里,分散性地合作一些。在當下的環境里,甚至不適合深挖某一個開發商的需求,訂單拿得越大,風險可能就越大。二是零售業務一定要起來,新房業務未來很難做到大的增長,甚至會下滑,那麼,就必須到存量房市場想辦法。現在存量市場的裝潢與家具業務占比越來越高,那麼,品牌本身的影響力、經銷商管道競爭力、零售能力的強弱,這三點將影響到生意的堅韌度。
業績向上,為何股價向下?
今年以來,包括定制家居在內的木作家具行業,在二級市場上表現不盡如人意,今年6月份至今,木業家具板塊的跌幅接近20%。即使最近各家企業發布了亮眼的財報,亦未能提振股價。以第一梯隊的三家企業為例,歐派家居近3個月跌幅累計為5.52%,近半年跌幅累計16.4%;索菲亞近3個月跌12.47%,近半年跌了41.36%;尚品宅配近3個月跌35.54%,近半年跌了40.27%。
為何二級市場的表現與業績的表現呈反向了呢?對此,張毅認為,這體現出資本市場對於家居行業經營狀況的擔憂。畢竟家居行業與房地產行業緊密相連,而近期房地產行業處於相對低位,所以,定制家居行業的後市表現出一個相對悲觀的態度,並不奇怪。
鄧超明則認為,家居企業的業績普遍很不錯,但這並不代表投資人就很看好,也不代表資金流入。目前整個行業還處於白熱化的競爭階段,各種變數都可能,投資人很難對大部分企業給出比較高的估值。加上家居品牌的大眾知名度一般,大多數屬於行業品牌,而不是消費者品牌,受到投資人關注的情況相對少一些,股價同樣會受影響。
此外,上市家居企業的體量與增長空間,目前還處於存在變數的階段,比如定制家居行業里,部分上市公司的體量相對較小,增速平緩,給人的想像空間不大。而有些公司的估值已經非常高了,尤其是龍頭企業,在1000億的市值規模波動,股價降一些比較正常,再漲會比較困難。除非經過兩三年的調整後,隨著整個業績的提升及新增長點的成功打造,或許有潛力再迎一波增長。
不過,鄧超明對於未來家居板塊的走向還是樂觀看待。他認為,目前的下降其實是暫時性的,根據往年的情況看,起伏比較正常。部分主力企業長期保持紮實的業績,會贏得資本市場的認可。但後期的變化可能是,部分規模比較大、增速非常快、增長點比較多的上市家居企業,會贏得更多投資人的青睞,股價大有看點,而一些腰部、尾部的上市公司,可能很難在資本市場上有所作為。
註:本文僅作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
奧一新聞記者 盧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