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的裝潢理念和不合理的設計,真是害人不淺!
這是在參觀了幾位網友的失敗裝潢現場後,得出的結論。有些裝潢理念和設計,就是被網路包裝出來的精致「謊言」,不斷刺激大家,讓人紛紛效仿,結果頻頻踩坑!
所以,今天整合了幾個常見的裝潢「陷阱」,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看後能提高警惕,理性裝潢!
「窮裝」風
極簡裝潢盛行後,網上突然又刮起了「窮裝」風。不要吊頂、不要客廳、全屋微水泥自流平、甚至毛坯房直接入住……
咱們先不說省不省錢,就這滿屋白花花、黑乎乎一片,真的不耐看!而且真正入住後,問題多多。
先說全屋微水泥:
微水泥牆地一體設計,雖然高級感滿滿,但入住久了發現地面充滿氣孔,影響美觀;
由於材質本身充滿肌理感,容易藏污納垢,不好清潔;
加上表面有保護膜,無法用清潔劑和海綿使勁擦,地面臟兮兮的,日子過久了就會嫌棄;
最坑的是,微水泥硬度低,長期放家具的區域全部是凹陷,滿屋千瘡百孔!給全屋做保養,還要花費一筆大價錢,很不值得。
小建議:
喜歡這種水泥風效果,可以選擇啞光微水泥瓷磚,觸感細膩,鋪設效果好,施工簡單,總體造價比做微水泥低,日常好做清潔。
再來看毛坯房:
- 裸露水泥地面和牆面,塵土多,掃乾淨也會有浮塵;
- 全屋黑乎乎的一片,光線差很壓抑;
- 夏天反潮冬天透風,越住越難受。
所以,什麼毛坯風、敘利亞風裝潢,僅僅適合過渡期人群,長期住,可別嘗試。
況且,所謂的「窮裝」風並不省錢。網上總有人說5W能搞定極簡裝潢,我看純屬博眼球吧!
就算不做吊頂電視牆,不要客廳,但是各種基礎的裝潢材料總得花錢吧,定做櫃子得花錢吧,人工得花錢吧;而且這些耗材必須要保證品質好,否則入住後全是甲醛,一點也不健康。
小建議:
給自己裝潢房子,不就是想讓家人入住後更舒服嗎?為了「窮裝」而「窮裝」,反而給自己找一堆麻煩,不懂這是在圖什麼?
家電做嵌入
嵌入式家電節省空間,能增強房屋整體性和美觀度,這點不反對。可是給家電做「假嵌入」,就不太合適了。舉2個典型的例子:
假嵌入冰箱
看看這位網友分享的嵌入式冰箱設計,很明顯的翻車了!
僅僅將普通的冰箱硬生生塞在預留的櫃子內,不僅突出嚴重,影響美觀,還格外占空間;
加之四周空間預留不足夠,對冰箱散熱很不友好。不少家庭都踩了這個坑,做成了「假嵌入」!
什麼是真正的嵌入冰箱呢?
做到一體化
插座布局合理
櫃子和冰箱嚴絲合縫,散熱口在背面,底部也有通風口,不影響運行;關上櫃門,完全感知不到冰箱的存在,這才是真的嵌入式冰箱。
小建議:
嵌入冰箱安裝
若需要嵌入冰箱,一定要選購超薄款冰箱,並保證櫃體預留足夠的空間。
嵌入式空調
空調進櫃子,占據一層空間
網上某些博主曬出自家的嵌入式空調,的確遮醜顏值高,可實際用起來呢?開關櫃門還是小事兒,影響空調運行可就麻煩了。
況且,冬天開暖風制熱時,櫃子內溫度太高,櫃體受熱膨脹,早晚會變形,很毀家具。
總之,不是所有家電都適合做嵌入設計,要充分考量空間和實際情況,否則再好的設計都是徒有其表。
下沉玄關
進門有下沉玄關,既能減少室內落灰,又可以避免凌亂。網上有不少人曬出成功的玄關設計,結果照著裝的人,十有八九都踩坑了!
失敗的下沉玄關
說句實話,下沉玄關設計,本來就是照搬日本人的一種家居設計,但是我們又沒學到精髓。
做下沉玄關,首要條件是層高足夠,這樣才能做出落差;
其次入戶空間要足夠開闊,這樣連通玄關櫃,整體效果好也很實用。
但國內商品房本來層高就有限,外加入戶空間狹小,壓根做不出下沉效果。
為了下沉縮減高度差,進門就是一小陷阱,不安全也不考究,簡直就是「偽下沉」!
下沉玄關的謊言大家可別輕信了,除非滿足做下沉的條件,不然太容易翻車。
櫥櫃台面做擋水條
台面做擋水條,這點可能沒人反對,但日子過久了,會發現,這種帶坎子的擋水條,特別容易積攢污垢,長期潮濕環境下,還會生黴菌,非常難打理。
若台面不做擋水條,就不能擋水了,豈不是更麻煩?
這又是一個錯誤的認知,大多數人還在相信,擋水條是為了擋水,實際上並非如此。擋水條實質上是為了遮蓋縫隙。何來的縫隙?
裝潢時,如果牆面和牆角不夠垂直,貼磚不細致;或者櫥櫃師傅偷工減料,尺寸掌握不精準,就會產生縫隙。為了遮掩它,才美其名曰——擋水條。
無擋水條,台面和牆面貼合
其實,如果裝潢時用點心,讓牆體垂直、瓷磚貼好、台面尺寸精準把控,完全能做到無擋水條。清爽利落,更容易打掃衛生,不香嗎?
結語:
盡管在這個信息高度爆炸的時代,各種新理念、新思想萌生,不斷在刺激我們的需求,但只要自己多幾分理性,裝潢前多問幾個為什麼,多考量實際需求,就能過濾掉不少裝潢謊言,減少踩坑頻率!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