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二手房,重裝潢不適合投資,除非虛有其表

  如今二手房已經成為樓市成交的主要產品,大城市二手房成交量是新房成交量的幾倍多,越成熟的城市,二手房越活越。

  一方面是二手房產品是逐年疊加,新房產品每年的量基本上不會有多大變化;另一方面,是城市發展決定的,城市總是先從市中心向郊區建設,而生活資源卻是聚集在主城區,這就導致實力買家追求生活資源的同時也只能選擇主城區二手房。

  主城區的二手房,多數都是裝潢好的產品,而裝潢跟房產投資之間的關係又是很密切的。拋開自住裝潢的案例不說,因為自住裝潢是不計算成本,更多的是自己喜歡而定。

  單純的裝潢房子來做市場投資的話,首先要選擇低成本的輕裝飾,只有控制成本,才能在好看和實用之間吸引購房者。

  相比毛坯類型的房產,裝潢好的房子是能讓購房者產生直觀的興趣,這就是為什麼如今的投資客都會把二手房裝潢好之後再來出售的一個主要原因。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裝潢上面的溢價。這就直接要求裝潢成本要控制得當,比如市場價格的20萬的裝潢表現,把成本控制在10萬,那麼溢價部分就是另一個獲利。

  從購房者的角度來看,避免被專業投資客過度包裝的表象引導而支付高額成本就成為買房必修課。了解裝潢材料和設備品牌,判定裝潢品質和合理的估價,是購房者能不能避免上當的關鍵。

  如果有投資客真的重裝潢來出售,那麼一定是長線玩家,只有跟其房屋價格相當的裝潢才能吸引客戶,比如房價500萬,匹配的裝潢總不能是十幾萬的,怎麼也要配上30萬以上的,而高價格房源的交易周期必然是要長很多。

  不過重裝潢確實是一件風險較高的投資,交易周期一旦拉長,裝潢折舊就會很明顯,如果太長時間沒有成交的話,裝潢都有可能出現設計落戶現象。投資裝潢類更適合小城市,低成本包裝去吸引一些剛需購房者,只要好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