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你們愛看「爆改」,今天要說的這個案例真的有點絕!
這是一個建於99年的房子,到現在為止已經有20餘年房齡。在交給設計師@里白空間 改造之前,屋主為了方便孩子上學,一直將它出租,自己又在孩子的學區租房,以租養租。隨著孩子長大,上了大學,屋主夫妻倆這才考慮重新裝潢這套老房子供二人安身。
在經過與屋主的反復溝通,設計師確定了這套改造的三個重要設計原則:
1. 將收納需求最大化;
2. 家里有貓,盡可能減少死角,便於日後打掃;
3. 保持色調統一,即使使用不同材質,顏色也盡量一致。
設計師是怎麼讓這個破舊老房完成整容級變身的呢?往下看
案例來源 | 里白空間
房屋信息
戶型:二居室
房屋位置:北京市
使用面積:70㎡
裝潢預算:40萬
戶型圖
改造前戶型:
1. 一進門的餐廳四面無采光;
2. 兩個對角陽台造成空間浪費,形成收納死角;
3. 廁所的動線不方便,且沒有做幹濕分離。
改造後戶型:
1. 拆除餐廳和廚房之間的隔牆,動線更高效,也獲得更通透明亮的視野;
2. 重新利用原來廚房的陽台,把這個之前被浪費的空間,做成烹飪區,旁邊留出更多的位置用來備菜,以及給業主沖咖啡、泡茶用;
3. 次臥的門洞位移,讓玄關有地方可以容納一個鞋櫃;位移之後,次臥戶型更加方正,於是有了專門的空間做定制組合櫃;
4. 主臥增加儲物區,並把儲藏空間增大,門洞位移,去其他區域都更加方便;
5. 廁所面積變大,做成日式三分離。
玄 關
改造前:玄關連著餐廳,右手邊是次臥,左手邊是客廳,因為格局不合理,導致沒有地方可以放玄關櫃,入門的位置被浪費。
改造後:設計師把次臥的門洞移位,並且把門做成移門,不占空間省地方,旁邊因此可以放下鞋櫃。
進門的左邊也全部被利用起來,做了整面的收納櫃,不管是臨時衣物還是家居用品全都可以收在這里。
餐廚區
改造前:外露的管道、破舊的櫥櫃和燃氣灶、簡陋的洗菜池……難看+難用足以形容餐廚區的現狀。
改造後:設計師捨棄封閉式餐廚隔牆,同時重整所有的收納櫃體,減少窄迫感,釋放寬敞透亮的烹飪環境,使公共空間動線更加無阻,而且流暢多向。
現在的用餐區之所以視野明亮,歸功於三處格局改造:第一是次臥門洞的位移;第二是廚房和餐廳之間牆體的拆除;第三是廚房陽台牆面的部分拆除。經過這三波操作之後,自然光被引入室內,塑造出非常通透的視覺感。
屋主家有一個很大的雙開門冰箱,但這個冰箱無論是放在哪里都會突兀礙事,另外想買洗碗機也不知道該放在哪兒。設計師延長了客廳的牆面,在這里做了一組櫃體,把冰箱放在它和櫥櫃之間,打造「嵌入式」的視覺效果,而洗碗機在做定制櫥櫃的時候直接做了內嵌。
這個收納櫃中段部位有個巧妙的小機關,當你輕輕把它拉起的時候,一個裝咖啡機的小升降台出現了,再把這個升降台再往外拉,就變成一個小的咖啡操作間。
櫥櫃底部做了三組抽屜,第一層用於放置筷子、勺子等餐具;第二層和第三層根據深度不同可以放造型不一樣的碗盤。冰箱旁邊的另一組收納櫃做了開放格用來放常用的物品,下面鏤空的部分放小電器。把管道包裹起來,讓它成為櫥櫃造型的一部分,弱化存在感。
和備菜區相連的是烹飪區,之前它是一個利用率很低的陽台,平時放雜物。設計師在這里做了集成灶,旁邊也都留出了收納的地方。窗簾我們用了可以自由調節的百葉窗,根據不同的時間段去調節適合的光線。
比如集成灶和料理台之間的這個多角形,設計師完全沒有浪費它,巧心的在下面做出一個抽拉櫃,炒菜時輕輕一拉,油鹽醬醋的瓶瓶罐罐就出現在你手邊。
客 廳
改造前:客廳最大的問題首先是采光不好,從照片上就可以看出,即使是白天開著燈,也會顯得昏暗。其次是圖中顯示出的過道面積,沒有被高效利用。
改造後:陽台和客廳沒有遮擋物之後,自然采光無止盡蔓延入室,一並解決了陽台閒置和采光問題。陽台變成綠植區,一進入客廳便可以感受到一片生機勃勃。
考慮到屋主不太看電視的習慣,設計師考慮與其擁有一個超大的客廳,不如讓些面積給廁所更好用。因此縮減客廳面積,擴增了廁所,同時解決了過道面積被浪費的問題。
客廳作為屋主待客、以及回到家後的放鬆空間,並不適合再承擔過多的收納功能,它的收納主要集中在入口處的櫃子中,其次是電視櫃,客廳入口處的櫃子因為有進深和高度優勢,更適合放大型物品,比如吸塵器。為了在視覺上起到隱形效果,電視背景牆用的是顏色、材質都一致的烤漆板,形成了一道風格獨特的電視背景牆。
客廳在軟裝上沒有花費太多,把大部分的預算留給了功能性的改善,純粹的灰、白基調在視覺上放大空間,也提高了室內明亮度。
廁所
改造前:廁所非常老舊,門的位置不合理,除了主臥和客廳之外,想從廚房和次臥過來,動線也不方便。
改造後:廁所的改造做了日式三分離,進門依次是盥洗區、馬桶區、淋浴區,三個區域彼此獨立,互不影響。推門而入,首先看到的就是浴室櫃旁邊,用宜家愛格板做的置物架,三層的超大空間足夠擺放一個女性的日常護膚和化妝所需。
配了一個能自由移動的櫃門,目的有三個:
1.遮擋一部分的凌亂;
2.拿取東西方便,減少櫃門開合時的五金耗損;
3.保留一定的隱私,不是所有的生活物品都方便展示出來。
下方的小空間也被設計師留意到了,順手把它做成一個可抽拉的多層置物架,拉開之後,洗滌用品一眼可見,剛好旁邊就是洗衣機、烘幹區,家政動線被縮短到方寸之間,大大節省了做家務的精力和時間。
在盥洗區的後方,當你把門關起來時,輕推一下這里的「牆「,會發現一個隱形收納櫃!設計師把這里設置為女主人的護膚品囤貨專區,用完之後轉身拿取,不用再跑到別的地方拿過來。
淋浴區里也做了壁龕,洗浴用品方便拿取,打掃起來因為少死角,也更加輕鬆。馬桶區和淋浴區都用了推拉玻璃門,節省平面空間,經典的黑框+長虹玻璃,塑造簡約精致的氣息。
主 臥
改造前:原本的臥室是一個很普通、也很常見的格局。在收納方面並不好用,一進門之後就是有壓迫感的櫃體,然後就是一張床,一個床頭櫃,就感覺再也擺不下什麼東西了。
改造後:門的位置做了移動,獲得了做定制衣櫃的空間,這樣避免了進門見櫃的視覺壓迫。白色愛格板搭配極簡黑色把手,乾淨的造型與顏色,也勾勒出一片清爽利落的明朗視野。
床和窗邊的床頭櫃,展露出有條不紊的線性美學,深沉的木色調又為這個以白色為主的空間挹註一股柔和暖意。
主臥原來的門做了保留,門內藏著另外一個小天地。之前的主臥和廁所之間有一個狹小的儲物空間,改變了廁所的格局後,這里有了更多的地方能用來儲物,所以專門把它設計成一個面積更大的儲藏室,面積2.4m² ,儲存空間達到5.76m³!
次 臥
改造前:之前的次臥也是一個常見的戶型,和主臥一樣,收納功能不好用,且進門見櫃,有視覺壓迫感。
改造後:由於常住人口只有夫妻兩人,設計師把次臥設計成了一個多功能榻榻米屋,可以辦公、看書、或當做臨時的臥室、並且肩負著收納的重任。
把門向餐區的位置移動,用實木復合門做成外懸的推拉門,節省平面空間。移動之後,門口可以放下鞋櫃,次臥也留出了寬敞的地方做定制櫃。通過側面視角可以看到設計師把地面抬高下方做成了榻榻米,所以次臥全屋都可以做收納。
敲黑板本案的三個設計重點:
1. 玄關收納,外觀整潔,空間內部高效利用;
2. 廚房格局改造,解決大型電器的擺放問題,完善收納問題;
3. 廁所格局改造,三區獨立互不干擾;
4. 隱形收納,滿足業主的個性化需求。
經過以上一系列的改造之後,這個只有70平米的破舊老房完成了它的華麗蛻變,成為一個擁有超大儲存空間的智能現代式住房。
優秀的設計從不因為它有多麼華麗吸睛,關懷你每一次日常使用,貼心的想到每一處不被注意的細節,這樣的設計,才可稱之為優秀。
編輯:基鬧
圖片來源:里白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