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財研選丨遊戲出海規模穩定上升,那些細分賽道值得關注?

  南方財經全媒體 資訊通研究員邢瑞涵受大盤影響,盡管受大盤波動影響收盤遊戲板塊小幅下跌,但是縱觀近半年多來,遊戲板塊呈一路上行趨勢。

  遊戲出海已成為多數遊戲企業的戰略選擇,越來越多遊戲企業不斷加大海外市場拓展力度。

遊戲出海份額呈穩定上升

  日前,在2021年度中國遊戲產業年會上,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與中國遊戲產業研究院聯合發布了《2021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自主研發遊戲海外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180.13億美元,比2020年增加了25.63億美元,同比增長16.59%。從近五年的平均增長幅度看,大陸遊戲出海份額呈現穩定上升的態勢。

  報告顯示:今年大陸遊戲在出海規模、海外市場的滲透範圍和產品銷售規模依然保持增長。特別是對更多海外市場的開發上,大陸遊戲出海的國家和地區數量直線攀升,例如智利、埃及等國家或地區也已開始成為大陸遊戲出海的重要區域。

  山西證券認為,出海遊戲公司形成全球競爭力的優勢也在於遊戲研發能力的不斷提升。

  中國遊戲研發水平在中國玩家審美與從業人員水平提升和多年技術積累的背景下逐漸向全球主流水平靠齊。過去中國遊戲公司傾向於參與全球3A大作的部分研發工作,而現在中國遊戲主動邁向了海外設立研發中心、吸納全球技術人才的新階段。

遊戲出海策略趨於成熟

  山西證券認為,從遊戲立項到發行的各個環節,中國出海遊戲公司以國內經營經驗為基礎,針對海外用戶畫像的特徵對遊戲的玩法設計、美術風格、畫面性能表現、項目總體成本、發行策略、經營節奏等進行調整,形成了成熟且完整的遊戲發行模式。

  國產廠商在遊戲出海上形成了高效的遊戲經營策略,尤其對Facebook、Twitter和Google三大平台打磨了針對性的經營模式。在遊戲未發行時,遊戲企業通常通過預註冊形式以較低成本獲取核心用戶。上線初期,以遊戲買量投放為重點,增加遊戲曝光度進而帶動下載量提升,擴大潛在付費用戶群體規模,形成高付費用戶的畫像模型;在中期通過事件優化強化對全體付費用戶的獲取能力,通過價值優化提升對高付費費用戶的重點覆蓋能力;在後期側重召回流失付費用戶和不活躍用戶。

海外管道分成環境利好

  山西證券認為,移動遊戲市場的快速發展與智慧型手機的下沉息息相關。

  國內各類型安卓應用商店分成比例約為50%,明顯高於國內外iOS平台、海外安卓和Steam平台。而海外市場由於遊戲產業整體成熟,玩家對遊戲品質更加看中,使得遊戲研發和發行商更為強勢,以及手機應用平台面臨嚴格政策監管,因此管道分成環境相對更加友好,大部分平台分成在30%左右,Epic等新興平台僅為12%。

遊戲出海板塊投資邏輯

  山西證券建議可關注三條主線:

  •   關注公司研發能力與 IP 儲備:部分企業在研發上形成全球競爭力,同時頭部遊戲企業正不斷投資前瞻遊戲技術和全球頂級研發實力遊戲工作室,布局全球化擴張與次時代遊戲大作研發,並與知名遊戲IP合作,可以獲取更多的全球用戶。

  •   關注公司本地化經營能力:對海外玩家偏好的洞察能力決定了細分市場長線經營的成功,這需要遊戲企業在市場調研、玩法調優和行銷手段上充分匹配目標國玩家畫像。

  •   關注垂直化平台經營能力:高黏性用戶群體往往是遊戲經營發展的最關鍵的人群,而發展全球化的遊戲玩家社群是聚攏此類用戶的前提。

  相關標的:

  騰訊控股(0700.HK):騰訊遊戲出海思路逐漸清晰,一方面從自身品類研發優勢出發推出全球化IP產品,另一方面嘗試探索能力圈外的新遊戲品類。

  心動公司(2400.HK):擁有國內最大的手遊平台 TapTap,TapTap 主打「發現好遊戲」的玩家社區,不聯運、不分成,以廣告收入作為商業模式,聚集了大批重度遊戲玩家,形成了深厚的遊戲社群文化,用戶黏性較強。國際版勢頭正盛,增量空間巨大。

  網易(9999.HK):在PC端遊時代便積累了《夢幻西遊》《倩女幽魂》《天諭》《逆水寒》等武俠IP,《陰陽師》在國內上線以來便成為爆款產品。

  三七互娛(002555.SZ):新品儲備計劃清晰。新品研發經驗有望運用出海市場,技術中台驅動研發創新與經營增效。

  (報告來源:山西證券、華泰證券;本文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刊載內容來自持牌證券機構,不代表平台觀點,請投資人獨立判斷和決策。)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