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觀又實用!普陀這個小區「完美逆襲」全靠……

  

  

  如何將老舊小區

  綜合修繕得既美觀,又安全?

  如何讓居民在社區改造中得實惠?

  看看長壽路街道的這個小區

  你就知道啦

  

  

  九茂小區作為老式小區,存在樓幢門棟多、道路窄小且分布不合理、缺乏健身休閒場地等諸多問題。居民們一直盼望能夠改造老舊設施,進一步改善小區道路布局。

  

  為還小區居民一個安全、整潔、有序的居住環境,九茂居民區黨總支本著盡心盡力解決居民「急難愁盼」的辦事理念,牽頭進行了前期民意調查及征詢,充分了解住戶們對修繕的心聲。最終,將一項項難點、堵點梳理出來,會同多方開展協商,並分別定出改造方案。

  

  資料圖片

  

  過去,污水管堵塞、反復出現污水滲漏是令居民最頭疼的問題,嚴重影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周國龍得知情況後,多次上門查看污水管使用情況,召開多方會議,共同探討解決方案。

  

  但協商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有些居民提出,自己家剛結束裝潢,入戶改造水管又會「大動幹戈」,不同意入戶改造;有的房屋出租,也不方便施工隊進進出出,鑒於這些實際情況,黨總支同施工方再次協商,終於得出了解決方案——將每戶的污水管統一設在室外,並進行匯總,合併一道,沿外牆管道排入地下。

  

  「幾十年的老問題得以解決,再也不用擔心污水管堵塞帶來的漫溢困擾啦!」居民們為此拍手稱快。在改造過程中,不少居民積極地參與進來,讓小區修繕改造不再單單是政府的事,「社區共治+居民自治」得到了有效的推進。

  

  

  九茂小區最早由於樓房分批建造,造成各單元之間圍牆林立,居民進出十分不便,衛生死角更令人擔憂,樓房旁邊就是小區邊門,卻因為一堵牆的存在,居民要繞道而行……各種問題因為幾堵牆的存在而日益突出。

  

  為解決這些歷史難題,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周國龍先到區有關部門調閱歷史資料,厘清歷史原因。隨後,黨總支挨家挨戶發放圍牆改造的征詢單。在傾聽了居民們對改造的想法和建議後,小區拆除了3堵圍牆,並增加綠化帶和部分停車位,打開了原本閉塞的空間,讓社區環境布局變得合理,老百姓出行更加方便。

  

  

  

  此外,小區45戶七樓違法搭建陽光棚的問題也讓周國龍頭疼不已,影響小區整體環境不說,還存在安全隱患。這次正逢小區綜合修繕,九茂小區黨總支再次把拆違一事提上日程。居委幹部們耐心地挨家挨戶上門,積極同居民們做思想工作。在此過程中,黨總支了解到有的住戶存在住房困難,有的住戶在裝潢時就把廚衛設施安裝到了違建的位置,拆起來擔心影響日常生活……

  

  對於居民們的合理訴求,黨總支會同施工方一起協商,比如將住戶的廚衛設施免費予以恢復到原來的位置,讓居民沒有後顧之憂。經過反復耐心細致的勸導,終於得到了大家的理解和支持,違建的陽光棚建築得以拆除。

  

  

  公共活動空間不配套、休閒健身場地小是老舊小區普遍存在的問題。九茂小區原先的一處公共活動場所狹小、封閉,功能十分單一。在這次綜合修繕中,居民區黨總支會同施工方重新規劃場所布局,打開了多年封閉的圍欄,擴大休閒運動的場地,增加防跌倒的塑膠步道、健身設施等,讓這里搖身一變成為一處開放式公共綠地。

  

  如今,老年人時常來長廊里曬曬太陽、聊聊家常,小孩放了學便跑到塑膠步道上玩耍。公共活動空間舊貌換新顏,宜靜宜動的多樣化活動場地吸引更多的居民過來休閒健身,大家的滿意度、幸福感和獲得感增強了。

  

  

  近年來,長壽路街道

  各基層黨組織在創新社區轉型發展中

  傾聽百姓呼聲、探索工作新思路

  積極組織協調

  將「人靠譜、事辦妥」的服務精神

  做深、做實!

  

記者:普陀區融媒體中心長壽分中心
編輯:尉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