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動手裝別墅:1萬元打造家庭iMAX電影院

  本內容來源於@什麼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零zXr0

  事先聲明:我並不是硬核音頻Hi-Fi發燒友,也不是電影狂熱愛好者,更不是專業影音從業者,只是恰巧有場地,有興趣,也有時間研究了一下,給自己搞了一套Hi-End IMAX影院。

  就像大多數法拉利車主不一定喜歡駕駛很可能是車盲,哈里王子只是恰好出生在皇室其實完全不懂貴族禮儀一樣,別對我的專業性要求太高,我只是和大家分享我在此過程中學習和實踐得到的知識和見解。

  零、影院的場地條件&設計

  設計費:0元,自己設計。

  0.1 電影院該多大

  做家庭電影院,目的是在家體驗電影院的感覺,不是在臥室安個投影就叫影院的,我們直接對標公共電影院。

  這是一個本地電影院小廳圖紙。

  一個7160*13900=99.5平米的電影放映廳,它放了8列10排座椅共80個座椅。

  這是另一個電影院,它的影廳是7500*15000,有112.5平米,放了11列8排共88個座椅。

  我們在家里當然不需要8排座,所以一個7500*7500左右的空間就可以了

  0.2 我的場地條件:

  這是一個10.35米 x5.29米=55平方米的地下室廳

  施工前的現場

  0.3 設計圖紙

  解釋:

  紅線是音頻線路,藍線是投影光線,黃框是設備間,白框是牆體,前方白條是投影螢幕,後面白方塊是座椅。

  我自己畫的設計圖,湊合看吧,我自己能看明白就行。

  一、家庭電影院前期施工

  花費:5700元,電路改造200元,購買瓷磚3000元,水泥沙子500元,鋪貼工費2000元。

  前期施工主要是水電改造、鋪地磚。

  1.1 電路改造 花費200元

  影音室不涉及水,電路改造是我自己開槽、埋管、清運垃圾的,人工費0,材料花費共計200元,購買的是津成電線、日豐穿線管、正泰底盒。

  在上一篇文章中講過一些水電改造,不另外講了。

  我的地下室總裝機容量有10KW,夠用,所以我只是增加幾個點位,沒有選擇全改。

  這是我回填後的線槽:

  1.2 鋪地磚 花費5500元

  關於瓷磚選購,我會專門寫一期,本期不詳細介紹。

  基本上來說,瓷磚購買有三種場景:

  1、商場或者裝飾城: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之類的一般價格較高,是裝潢公司帶客戶過來賺返點的地方,店鋪會扛價,即便客戶自己過來價格也很高。

  2、陶瓷衛浴品牌店:大品牌會定一個比較高的價格,因為有品牌溢價。

  3、陶瓷城:一般價格最便宜,大型經銷商自己有庫房。

  我是選擇第4種,直接來到瓷磚的生產工廠,這是一家與我家土建總包公司長期合作的瓷磚廠家,它家的出貨價格是這樣的:

  800*800:12元/片
1500*750:40元/片
1800*900:75元/片

  但需要自己派車去瓷磚工廠裝車,自己卸車,自己搬運。

  我選擇的是1500*750的這款瓷磚:

  效果圖

  鋪貼過程

  1.3 完工效果

  我在地下室鋪了60多塊這個瓷磚,瓷磚共計花費3000元(含購買瓷磚和裝卸車),水泥沙子花費500元(水泥10袋沙子2立),地下室直通車庫所以沒有上料費,鋪貼工費2000元(2人幹2天,每人每天500元)。

  

  二、電影院聲學施工

  共計花費1150元。隔音牆板1000元,雞蛋吸音棉150元,工費0元自己施工。

  2.1 為什麼需要做聲學施工

  電影院、歌劇院除了音響頂級、專業之外,還有專業的聲學施工。

  我們的家庭影院雖然沒有那麼專業、複雜,但也可以簡單講清楚:聲音本身是一種能量波,會在堅硬平滑的表面來回反射形成回音,例如玻璃、瓷磚、牆壁。就像光會在鏡子、瓷磚上反射一樣。

  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是不在影音室中露出來堅硬、平滑的表面。用軟性多孔材質遮蓋、取代它們。

  你可以回憶一下電影院內部,都是這樣的:到處都是軟性多孔材質,包括布藝座椅本身也是一種吸波措施。

  小型的錄音棚也是一樣道理

  2.2 施工工藝和材料

  所以,我們需要的材料和工藝是這樣的:

  1.用吸音牆板在牆壁上施工,遮蓋住大白膩子、乳膠漆、瓷磚牆壁。
2.在地上鋪地毯,遮蓋住瓷磚地板。
3.有可能的話,取消窗戶,玻璃會產生共振。

  

  2.3 我的施工現場

  

  切割

  打膠

  蛋槽吸音棉削峰加強

  2.4 完工總結

  

  共計購買聚酯纖維隔音板40元x25張=1000元 蛋槽吸音棉6元*25塊=150元,膠是之前剩的,刀具賣家贈送。

  工費:0元,我自己施工。

  

  三、軟裝:座椅、地毯、窗簾

  合計座椅160元,地台0元,地毯600元,窗簾,共計0元。

  3.1 座椅 20元x8=160元 地台0元(我自己培訓機構的閒置物資)

  不要採用真皮之類高大上面料,真皮表面光滑形成聲波反射,布藝座椅可以加強吸音效果,可以削掉很多頻響上的峰。

  電影院採用這種不易清潔的布藝座椅,並不是因為它最便宜。

  我的座椅是從一個電影院物資庫房搞回來的,廢鐵價 20元/個。現在疫情期間電影院物資通通甩賣。

  安裝還是比較麻煩的

  由於前排會遮擋後方視野,座椅需要墊高,我使用的是我之前開補課班用的地台,一共6個,0元廢物利用。

  3.2 地毯

  合計600元

  瓷磚地面也是聲音的重點反射源,必須要遮蔽,地毯是較好的吸音材料。

  上面這卷工程地毯是我之前開培訓機構時,大概10元/平方米買多了的,當時花了600元這樣。

  中間的裝飾毯我的是猞猁皮、兔猻、郊狼皮地毯。多年前在北極地區旅遊時,在芬蘭薩米原住民處購買。

  很久之前買的,廢物利用,價格0。

  3.3 窗簾

  由於我的地下室帶有一個采光井,這面牆上還有窗戶,窗戶也是反射源,所以必須搞一個厚實一些的窗簾,既遮光又吸音。

  窗簾桿套裝來自宜家,共計120元。

  窗簾來自本地一個酒店布草用品倉庫,價格是120元。

  

  四、關於投影幕布

  4.1 投影幕布搞多大

  目前電視在合理價位已經可以做到98寸這個級別,而亮度、對比度、色彩都是電視完勝投影,所以150寸以下的投影已經沒有意義了。所以投影最低要150寸起步。

  150寸投影尺寸:3347 * 1892mm

  比150寸再大的話,投影幕布大小受到天花板高度的局限,一般家庭舉架分為2.5米、2.9米兩種。

  2.5米天花板高度容納的幕布極限是180寸。

  180寸投影尺寸:幕布4004*2261mm

  2.9米天花板高度容納的幕布極限是200寸。

  200寸投影尺寸:幕布4447*2510

  除了受到天花板影響,制約因素還有投影距離。

  深度6米,極限200寸
深度5米,極限180寸
深度4米,極限150寸
深度3米……就別搞100寸投影了,小尺寸還是電視香。

  我的影音室深度5290mm,層高2.5米,所以選擇了180寸的幕布。

  4.2 投影幕布的材質:

  幕布有三種重要性能,分別是增益、抗光、色彩

  投影幕布分為軟白布、白玻纖、灰玻纖、金屬、灰晶、黑晶(黑鑽)、菲涅爾、透聲布。

  增益通常指的是亮度增益,可以讓你的螢幕投出來更亮,一般投影機亮度較低就要考慮高增益幕布,一般以白布的增益為1.0的基準,金屬幕布可以達到2.0,黑晶和菲涅爾抗光幕布反而只有0.5~0.7。

  抗光的手段並不是提高亮度,而是吸收環境光從而增加對比。你的投影機放不出暗物質去吸收光線,所以你在白色幕布上,很難投出純黑色。但使用反射率更低的灰色、黑色抗光幕布就可以投出黑色,提高對比。

  但我們是在專門隔音、避光的影音室使用投影,所以完全不需要抗光幕布,只需要在金屬幕布和白色幕布種做出選擇。

  我選擇的是白軟幕布,畢竟暗黑環境下白幕效果最好。

  

  4.3 投影幕布的安裝方式:

  幕布一般分為手拉、電動升降、畫框布。

  前兩種是活動幕布可以收起一般用於客廳、辦公室,畫框支架則是固定幕布用於專業影音室、電影院。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肯定是畫框幕布好,因為來回收起幕布會產生褶皺,你看哪家電影院沒事就把幕布收起來的?怕幕布落灰可以額外安個幕布簾。

  4.4 關於透聲幕布

  如果你喜歡音響系統隱藏起來,需要在幕後放音響,可以考慮打孔或者編織透聲幕布,不過透聲幕布一般都是白布。

  4.5 我的選擇

  米家雷射投影儀:

  這是真實亮度最高的智能非燈泡投影儀,可惜不支持3D。我之前開培訓學校剩下的機器,所以成本是0。

  

  

  費用合計:0元(開補課班剩下的)

  

  五、你需要一套什麼規格的音響

  百年前的1918年,愛迪生發明了喇叭,而1927年,James Bullogh Lansing先生發明了劇院音箱,至此電影院告別了默片時代,他主管的Lansing Sound和西電公司生產出了當時80%劇院音響,而JBL的專業市場份額,一直保持到了今天,形成了百年壓倒性壟斷地位。

  雪梨歌劇院、人民大會堂、國家大劇院、鳥巢、水立方、巴黎聖母院、哈佛大學,所有這些世界上最注重聲學效果的場所,它們的音響系統無一例外地,都是JBL工程師Greg Timbers設計的JBL Professional音響。

  請注意,JBL Professional 和普通的 JBL ,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這兩個級別之間,還夾著JBL Everest、JBL Array、JBL Synthesis。

  JBL最便宜的是這種中國特供東西,這與我們今天討論的JBL基本沒什麼關係,對手是小愛音箱之類的。

  但是Hi-Fi對於JBL來說只是一個熱身,你可能注意到了,這些音響還都是家庭用的產品,關鍵詞中寫了客廳啊、家庭影院啊之類的。

  下面的Project Array系列才是JBL的高端Hi-Fi系列,Array的意思是陣列,Project Array就是在一堆音箱當中,可以集成三分頻的多個喇叭組成陣列。嗯……意思也就是說,它還不是真Array陣列。

  

  坐好了,下面的Project Everest,是真正的Hi-End音響,這款雙15寸橫置音響分頻號角是JBL民用音響設備的巔峰之作。

  

  

  

  它也來到了一個普通家庭無法放置的尺寸,至少要有一個30平米的客廳才可以駕馭,通過和瀋陽大漢朗朗的體型對比,你就可以知道它的體量有多大。

  它的使用場景一般是這樣的,要配合100寸電視

  或者120寸投影

  不過呢,這種民用一體式集成音響,不是我的選擇。

  

  六、我的目標:家庭IMAX電影院/劇院

  我的目標是這個:

  IMAX影城

  雪梨歌劇院

  2016年,雪梨歌劇院斥資2.47億澳元(約12.57億元人民幣)改造了整個音響系統,而今天我要把它的系統搬回家。

  其實IMAX官方也是有這種私人影廳施工服務的。

  七、如何打造一套IMAX電影院/劇院音響

  

  7.1 音響系統設計

  其實這並不難,在JBL官網就有介紹:

  這是11.2的大型系統:

  3個前置劇院陣列(Screen Arrays左中右)連接到一台後級功放(Amplifiers)上,

  2個低音炮(Subwoofers)連接到一台後級功放上,

  8個環繞音響(Surround Speakers)連接到另2台後級功放上,

  功放們連接到前級解碼器(Loudspeaker Management)上做前級輸出(Pre-Out)。

  這是5.1的小型系統

  兩台前置(左右聲道)連接到一台功放,

  低音炮連接一台功放,

  環繞聲道連接到另一台功放。

  7.2 可以選用的設備:

  低配套裝:

  前置:JBL 3252/3722

  環繞:JBL 8320/9320

  低音炮:JBL 4645C/4642A

  功放:Crown XLC/DCI

  

  高配套裝:

  前置:JBL 5732/5742

  環繞:JBL 8340/9350

  低音炮:JBL 5628

  功放:Crown DCI

  

  八、我的最終配置:

  主箱本期不出鏡,下期專門寫音響

  設計圖:

  前級功放:馬蘭士

  純前級解碼功放比較貴,一般都要幾萬元。天龍/馬蘭士/雅馬哈這樣的合併功放都帶有純前級輸出功能,但後級輸出能力欠佳,旗艦級也只有100多瓦的單通道輸出能力,最多只能帶帶環繞聲道,想靠合併功放帶主聲道和無源低音炮那是做夢。

  

  

  

  分頻器:IMAX 電子分頻器(從某IMAX影城拆回來的)

  購買電影院線陣列音響時需要注意的是,電影院音響都是分頻音響,必須自備分頻器。

  分頻器分為電子分頻器和功率分頻器,電分是在前後級之間,沒有功率限制且可調分頻點,功率分頻器是在後級功放與音箱之間,有功率限制,一般不可調分頻點。

  分頻器連接方法:

  播放設備(電腦、藍光機、PS5)-合併功放/純前級功放解碼器—1個電子分頻器-2個後級功放-2分頻音響

  播放設備(電腦、藍光機、PS5)-合併功放/純前級功放解碼器—1個大後級功放-2個功率分頻器-2分頻音響

  後級功放

Crown(1000W+1000W)帶左右聲道低音+
LAX (400W+400W)帶左右聲道中高音號角+
飛達FQA-6002(600W+600W)帶低音炮和中置 +

  

  前置:JBL Professional Screen Arrays 5732 雙十五寸三分頻多號角電影院主箱 x2

  主箱除了看電影還要肩負平時聽歌的任務。

  中置:JBL Professional 中置音響 x1

  中置聲道用來播放人聲對白,在電影中60%的聲音從中置音響中發出。

  環繞:JBL Professional 8340A x2 + Empar X2

  採用10寸低音喇叭+號角,功率250W,其實一般客廳家庭影院用這個做主箱都可以了。

  

  

  低音炮:JBL Professional 4642A 雙18寸x1

  這台雙18可以提供下潛到20hz的低音,只負責20~100hz。

  所以這是一套7.1的系統。

  放映機:米家雷射投影儀,是我之前開培訓班剩下的。因為我在地下室,遮光工作非常完美,實測家用投影效果很好,系統和UI也更容易使用。盡量不要使用專業電影放映機,後期維護和每次啟動也很麻煩。

  小米這台投影唯一缺陷就是不支持3D。

  由於很多分系統設備是從IMAX影院免費拿來的,聲學施工是我自己做的,很多物資是我之前開學校剩下的,最終花費只有1萬元。但不具備復制性,畢竟大家薅不到倒閉電影院的羊毛,也沒開學校。

  

  試聽反饋:

  大多數女生表示也就那樣,還是趕緊上樓。

  退燒退燒,打擾了。

  

  九:總成本:10760元

  前期施工:5700元。(電路改造200元,購買瓷磚3000元,水泥沙子500元,鋪貼工費2000元)

  聲學施工:1150元。(隔音牆板1000元,雞蛋吸音棉150元,工費0元自己安裝。)

  軟裝:480元。(座椅160元、地台地毯廢物利用、窗簾桿120元、窗簾120元,工費0元自己安裝。)

  投影幕布:0元。(開補課班剩的)

  音響:3500元(JBL Pro院線音響套裝2000元IMAX影城廢鐵價拉走,IMAX分頻器100元影城拉走,功放1000元影城拉走,貨拉拉運費400元)

  投影儀:0元。我開學校剩的。

  合計:10760元

  (之前咨詢過,IMAX公司整裝全包報價162萬元,用的也是這套JBL院線音響系統)。

  主箱本期不出鏡,下期專門寫音響。

  

  十:一些凡爾賽題外P話

  1、所有的耳機系統,都不算Hi-Fi。包括STAX 009或者大奧。

  第1,戴耳機你一個耳朵只能聽到一個聲道的聲音,而現實中我們兩個耳朵是一起工作聽到所有聲音。

  第2,耳機的功率只有幾瓦,音響系統可以輕鬆達到1萬瓦,電影院中音響播放炮彈爆炸,能量甚至可以讓爆米花或者乒乓球飛出幾米。

  第3,耳機永遠無法做到真正的分頻,因為耳機即便多個單元也挨得很近互相影響。

  2、不存在所謂的監聽耳機

  參考級聽音室使用的都是監聽音響,並沒有專業人士用耳機幹活,最好的幹活工具是JBL M2。

  3、HI-FI的入門起步是汽車前裝音響。

  比如Volvo S90L的B&W,或者特斯拉Model 3進口版的音響,它們都可以做到9.2或者11.2。單元素質都是幾十萬價格內很不錯的。你自己後裝音響永遠達不到這種原裝的效果。如果你要自己施工家庭影院達到這兩台車的效果,至少也要10萬元(包括聲學施工和設計服務)。

  當然,如果你買賓利、RR,那肯定更棒。

  4、最好的Hi-End線材是五金店的燈線、電線

  基本上,在國外的盲測中,五金店買的電線都是最好的,遠超各種幾千幾萬的Hi-End音響專用發燒線材品牌。

  因為線材對音響的影響來自於電阻,而電線是有國標的,肯定比所謂音響線好。

  5、煲機只能讓設備老化

  森海塞爾博士本人或者其他聲學泰鬥都不止一次提到過,沒有煲機的說法。

  6、古董音響水平很低

  隨著時代進步音響技術得到了長足發展。古董音響就像老式的徠卡旁軸相機一樣,已經沒有實用價值,變成了一種收藏品,就像你不會用乾隆爺的瓷器吃飯。

  7、Hi-End品牌普遍很坑

  大多數Hi-End品牌都是手工小作坊,沒有科學的設計生產,只憑聽感。只有像哈曼國際這樣的巨頭公司才能做出最好的音響。這就像caterham、lotus、KTM、Radical的車都是玩具,帕加尼柯尼塞格拉法也只不過是有錢人的玩具,它們都快不過保時捷911GT3/GT2系列。

  8、後級功放不影響聲音

  功放起到台式電腦電源的作用,你給電腦換個80Plus白金牌電源,也不會提高電腦的跑分性能或者畫質。

  後級功放只要有效功率足夠,沒有故障,1000塊錢和7萬塊錢的,聲音基本不會有區別。

  9、室內裝潢比音響重要很多

  家庭環境中,駐波和反射聲是聲音失真的主要原因。你換上JBL everest DD67000或者JBL Pro M2,還是一樣要失真。

  10、所有回音壁都是玩具

  回音壁理念上就完全錯誤,不應該花費超過500元購買。買1萬元的回音壁,就像買1萬元的蠟燭用來照明卻不用LED燈,或者買1萬元的腰帶去穿不合身的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