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落地兩周 上下遊連鎖反應顯現
重點:機構離場、空房轉租、設備甩賣……「雙減」政策落地近兩周,一些上下遊連鎖反應也正漸漸顯現出來。如火如荼的校外學科類培訓被按下暫停鍵,有人忙於轉型,有人靜觀其變,還有人懷揣著另一番打算。
處於停課階段的培訓機構
現場:
學科類培訓休眠 素質班開疆拓土
臨近中午,磁器口地鐵站附近的新成文化大廈內,舞蹈班老師正對著六名學生叮囑回家要練習的基本功,下了圍棋課的孩子們則結伴去洗手間,或在走廊上追逐笑鬧……
與素質類課外班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樓里多家學科類培訓機構門前一片寂靜。4層「學大教育」僅有一名前台工作人員在值班,她表示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已經停了,以後能不能上還在觀望。7層「聚能教育」工作人員同樣表示已停止招生,9層「新紫光名學苑」則大門緊鎖,門內地面上散落著多張傳單。透過玻璃,還能看到教室牆壁上張貼的「校外培訓資金監管」「致家長的一封信」等告示。
勁松地鐵站附近的寫字樓里,大多數學科類培訓機構也暫時處於半休眠狀態。位於海文大廈三層的高思教育前不久結束了暑期班的課程,目前正迎接即將到來的秋季班。「按照要求,只有周一到周五可選,周末不再排課。」前台工作人員表示,以小學一年級為例,可選時段非常有限,語文只有周一晚,數學只有周二晚能上。
參觀教學區時,記者發現部分教室門上貼有封條。「這是我們自己貼的,因為接下來周末沒有學科類的班了,排課量減少,校區原本有近20間教室,目前大約三分之一處在停用狀態。」據工作人員介紹,這些騰出來的教室下一步可能在周末用於開設素質班。報全天的話,家長可以一早把孩子送來,晚上再接回去。內容包括《水滸傳》讀書會、邏輯思維訓練、英語口語角、科學實驗等。
海文大廈二層,樓梯轉角處大紅色的「學而思·愛智康」招牌依舊醒目,但機構內一片昏暗,僅有前台處亮起微弱的燈光。工作人員表示,機構目前處於停課狀態,秋季班暫時報不了,什麼時候開課還要等通知。
位於公主墳西的天行健大廈,是遠近聞名的教培中心,曾吸引諸多石景山、豐台、海淀等區的孩子前來學習。自三層開始,幾乎每層都有三四家培訓機構。「雙減」政策落地後,不少機構直接關門,堅持營業的已不到一半。
素質類課外班則趁機「開疆拓土」——大廈內一家練字機構已由原本100多平方米的辦公間搬到了樓下200多平方米的新店面,乘電梯上樓的孩子很多都直接進了這家機構。有家長表示,最近明顯感覺來練字的孩子增多了。學科類輔導降溫後,習慣了報班的家長很快就給孩子增加了素質類課外班的數量。
位於海文大廈的學而思仍處停課階段
影響
空房月餘未租出 店員閒聊等客來
伴隨一些學科類培訓機構紛紛退場,不少空置房屋大門上貼出招租廣告。記者撥打新成文化大廈一處300餘平方米的商鋪轉租電話,對方稱大廈的商鋪都賣出去了,自己是替業主在代理,聯絡妥當後租戶與業主直接簽訂合同。
這間商鋪租金報價為每天每平方米5.5元,算下來一個月5萬出頭。他表示,如果嫌面積大,自己手上還有幾套不同樓層150多平方米的戶型,業主預期都不盡相同,從每天每平方米4元多到6元多不等。「最近房源比較多,選擇餘地大,價格都可以談。」
租商鋪需要押二付三,通常來講如果未到期就退租的話,押金是拿不回來的。「不過現在學科類培訓管得比較嚴,退租也可以和業主協商。我們盡量幫著轉租出去,銜接到下一家,押金可以返還。」
已經退場的培訓機構
天行健大廈十層的貝樂英語,如今已停止經營,幾名裝潢人員正進行拆改作業。「房東要求把後加的隔斷都打掉,恢復原樣。」裝潢人員表示,他們是這周剛過來測量的,租戶8月中旬退租。「本來是十月份到期,提前了兩個多月。」一位正在招租的業主則告訴記者,在業主負擔物業費的基礎上,商鋪月租金比去年下調了10%左右,但一個多月還是沒有租出去。
「培訓機構關了這麼多,我們這兒都沒什麼客人了!」大廈內,一家美容機構雖然照常營業,但兩個多小時未有顧客光臨,前台店員只能互相聊天打發時間。另一家辦公單位員工稱,這種情況已持續了至少一個月。「樓里客流量都靠培訓機構,等孩子的家長占了大部分,偶爾有年輕老師做個項目,現在哪有人啊。」
在西城區,培訓機構雲集的德勝置業大廈也正悄然生變。物業負責人告訴記者,近期已陸續有20多家培訓機構退租,各種大小都有,但僅有兩三家可以帶看。「其他大多都涉及房租糾紛,還沒有交割清楚,但桌椅都已經搬走了。」
「最近賣課桌椅的好多呀」……退租的同時,一些培訓機構也將桌椅等經營用品降價處理。有家長將這一「發現」進行分享,引來眾人感慨。
記者以培訓機構、輔導班、課桌椅等為關鍵詞在二手交易平台上搜尋,出現諸多轉售信息,定位均在北京,且價格極為低廉。有賣家稱,要緊急處理一批全新學習班培訓桌椅。「都是之前培訓機構定制的,很多培訓機構關閉、退單,導致倉庫庫存積壓,現要回籠資金維持生產,全部虧本低價轉讓。」
在介紹中,該桌椅材質為高壓密度板,邊緣做成防撞圓角,可升降。「5套起拍,多要還能談,只要不虧太多都馬上寄出。」記者表示欲購買5套,對方給出90元一套的報價,而且還能包郵。
「培訓班不開了,轉讓桌椅減少損失」,有賣家出售知名品牌桌椅,位置在海淀黃莊,需要自提。原價超過400元,售價僅120元,可謂是「白菜價」。還有賣家的桌椅從60元降至40元、30元,「太占地了,就想趕緊處理。」
二手交易平台大量轉售課桌椅
貓膩
一對一陣地轉移 線下課聲東擊西
探訪中記者發現,相較以班課為主的培訓機構而言,一些開展小初高一對一學科輔導的培訓機構更加隱蔽,也有著另一番「盤算」。
在富頓中心,一家位於寫字樓內的培訓機構將前台機構名稱從「教育」改成了「美育」。大廳內,放著不少關於素質類課程的宣傳材料。
看到有人前來咨詢,負責報課的工作人員顯現出了極大熱情。「目前我們一對一輔導的需求量還是比較大的,都還在正常上,時間也比較靈活。周中排不開的話,周末也可以,從早上8點到晚上10點都行。」
當記者提出學科類培訓機構周末普遍都按要求不再排課時,對方解釋稱,「咱們這兒現在周末還能上,就算接下來不行,也可以在附近再租個地方上課,不會離太遠。」
而在新成文化大廈,一處輔導班雖然沒有學生和教職員工,但並不見破敗情形。一排排桌椅以小隔間形式整齊擺放,屋內也打掃得窗明幾淨。相關負責人坦言,機構主要做中小學生學科輔導,目前大部分課程通過線上進行。也有線下課,已「轉移」至附近的公寓內,「有名師一對一,也有幾位家長一起給孩子攢的小班課,需要互相之間年紀、成績都差不多。」
至於此處商鋪,該負責人稱主要就是用來給監管機構「檢查」所用。「看到這兒沒有違規行為就行。」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魏婧 宗媛媛 周明傑
編輯 謝永利
流程編輯 劉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