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空間應該為孩子提供安全可控的環境,可在強調安全的同時,更應該關注環境對孩子活動和成長的影響。
幼兒園需要野性嗎?
建築本身為孩子提供了安全包裹的空間,也擴展了孩子們日常的遊戲和生活。但幼兒園內外的環境,應該是一個支持兒童發展的整體環境,而不該被建築所阻隔。所以在對幼兒園空間進行設計時,需要注重室內空間的「野趣」。
讓幼兒園「野」起來
⏏場地的野性
不管是幼兒園或是托育園,其選址都應該有開闊的視野以及較多的戶外場地,以滿足孩子們探索自然的需求。
自然有著神奇的治愈力量,可以讓風吹過,讓陽光停留,讓兒童盡興遊戲,在開展戶外探索課程「Outdoor Learning」的同時也為室內環境的創設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建築的野性
為了適應自然環境的影響,各地建築都會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進行精心的布局和建造。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建築也是自然的產物。
越好(人性化)的幼兒園,往往越注重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而不是割裂室內外之間的聯繫。大面積開放的設計,如天窗、門廊、陽台等,都能增加兒童與自然接觸的機會。
⏏室內的野性
開放的門廊,能向外傳遞友好的情感,承載著園所文化的呈現,也體現著尊重孩子、親近自然的價值。可以在此布置一些以季節為線索的自然物,如花藝盆栽。
朝外單側設置的走廊是營造自然環境的好場所,無論是種植區還是利用風、光等自然元素設置的科探區,都能夠讓孩子直觀地感受自然。
如果是設置在建築內部的走廊,我們可以通過在走廊中間設置相對寬敞的生活區角(藤編椅、鐵藝花架等),對牆面和地面的材質處理(文化石、實木柵欄等),加上重點區域的照明設計(壁燈、射燈等),營造一個具有節奏和自然體感的空間,讓孩子可以體驗到戶外般的遊戲社交環境。
天井是建築的「天窗」,也是幼兒園中難得的奢侈環境。它可以讓孩子在相對可控的環境里,融合各種領域的遊戲和生活,讓孩子們更接近野性,創造無限的可能。
在對幼兒園進行設計時,我們有時需要把更多決定權交給孩子,讓孩子們自己去創造出更適合他們的環境。
「野趣」不僅僅是讓孩子到戶外自然場地盡情玩耍,而是讓室內環境更好地融合自然元素。一個自然舒適的室內環境,不但可以美化視覺,更能幫孩子自然地切換到沉靜的生活遊戲氛圍中。
這些自然之物有時候不需要經過多麼精美的設置與加工,哪怕只是將它們放在那里,也會給孩子們帶來很多的「野趣」,也不一定都是「綠」的,哪怕是乾枯的蘆葦,卷曲的草木,也是生命和時間的真實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