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幼兒園課程遊戲化建設,依據《幼兒園安全友好環境建設指南》、《托兒所、幼兒園建築設計規範》,基於促進兒童全面、和諧發展的核心,越來越多的地區開始重新審視幼兒園戶外環境。
比如江蘇句容市早在2017年就出台了《句容市幼兒園園舍及環境建設審議制度》,為讓幼兒園的環境建設和改造更有方向性,他們「重建新園,調整老園」,著重為兒童發展創設適宜的環境,嘗試課程資源的多元化融入,讓兒童感受生命世界的奇趣繽紛和成長樂趣,最大化滿足兒童遊戲、生活、學習的需要。
以句容市幼兒園戶外環境建設為例,其創設的基本要求是:
場地資源立體、開放、留白;
物質資源豐富、多變、互動。
主要突出自然性、趣味性和挑戰性,努力打造融沙水、攀爬、建構、塗鴉、表演、生活等為一體的多功能戶外活動場所,整合區域功能,在關注兒童需求中不斷調整和優化環境。
01
運動區
運動區是以大肌肉動作發展為主要目的的遊戲區域,其主要功能是使幼兒在多樣化的活動中,促進走、跑、跳、鑽、爬、攀登、投擲等大動作能力的全面提升,發展速度、耐力、力量、平衡和靈敏等身體素質。
交通崗:交通遊戲區場地上模擬馬路上的交通指示線並放置了紅綠燈等指示牌,活動中孩子們自主扮演行人、駕駛員、交警等角色,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句容市崇明幼兒園
其他案例
飛簷走壁:看似不起眼的四塊小斜板,被聰明的孩子們玩起了「飛簷走壁」的遊戲。斜板之間的距離決定了孩子挑戰時所需的勇氣和力量,隨著身體的左右跳躍,幼兒的體能得以不斷進步與發展……將斜板隨意組合,便能調整出多種不一樣的遊戲方式,各種巧思在孩子們的遊戲中不斷迸發出來。
句容市後白鎮中心幼兒園
藍魔方棒墩板系列
運動長廊:跟隨幼兒運動能力發展的需求,幼兒園設計了一個可供幼兒挑戰自我身體極限、提升自信並且獲得多樣運動能力的場所:秋千、鑽爬網、沙包、 吊環、滑索……材料豐富,富有挑戰。尤其是「創意」滑索深受幼兒喜愛,孩子們可以通過攀爬、滑行、懸吊等,使身體機能在鑽、爬、平衡等遊戲中得到發展,滿足不同水平幼兒的鍛煉需要。
句容市文昌路幼兒園
藍魔方獨輪車
山坡遊戲:利用自然的坡度形成的小山坡,孩子們喜歡在上面跑上跑下、滾來滾去,或者在山坡上玩滑草遊戲。通過跑、跳、攀登、翻滾、鑽爬等動作,極大地促進了孩子四肢肌肉的發展以及身體的平衡和協調能力的提升。
句容市黃梅街道中心幼兒園 句容市三台閣幼兒園
句容市茅山風景區中心幼兒園
藍魔方篩沙架
南通市通州區金橋幼兒園
野戰區:帳篷被孩子們命名為指揮部,里面張貼了世界地圖和中國地圖,以及自制的指揮沙盤,既可以討論戰略又可以實練。活動中孩子們的團隊意識、合作意識體現得尤為明顯,攀爬、平衡等能力和身體素質均能得以發展。
句容市後白鎮中心幼兒園
藍魔方野戰區剪影
02
沙水區
「玩沙水」是極受孩子們喜歡的一項活動,與其他活動相比,它更具有自主性和創造性的特點,能培養幼兒的自制力、堅持性、自覺性等意志品質,逐步領會合群、協作、耐勞等要求,能讓孩子們的感知力、想像力、創造力均得到較好的發展,並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
句容市三台閣幼兒園
在活動中,孩子們分工合作,有的用鏟子挖沙、有的把沙拍平、有的在搭城堡……他們三個一群、兩個一夥地拿著玩沙工具津津有味地建構著自己的樂園。
小桶、水壺、鏟子、鐵鍬、積木、餅乾模型、玩偶、漏鬥等多種輔助材料的加入,更是激發了孩子們各自的想像力。
藍魔方沙水區四件套剪影
大自然、大社會就是活教材!沙池區由原來的單一沙池改造成現在的沙水結合區,幼兒在與沙水區環境中的材料的互動中,可發展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多領域的能力,獲得多元發展。同時在改造中,沙水區增設了多功能防護棚、水渠、清洗區、水管、梯子、滑輪等遊戲材料,還將沙池進行了分割:一塊是濕沙區,一塊是寶藏池。活動中孩子們不僅能了解沙的特性,還可以引水挖渠、水沙塑形、創設場景進行角色表演。
句容市天王鎮中心幼兒園
句容市花園路幼兒園
河南漯河南街村幼兒園
根據孩子的需求,將露天沙池及戲水小池塘組合,讓孩子們自由探索沙的奧秘、水的流動、沙水融合之後的變化。壓水泵、水車、水井,多種方式探索。沙水結合,加之多種輔助材料,使得沙水建構遊戲向角色遊戲發展,體現了高水平的遊戲。
原來的水池僅有植物的水養功能。尊重兒童遊戲的需求和意願,結合孩子的需求幼兒園進行了價值的挖掘,戲水、蓄水、養殖功能的結合,孩子們可以在這里盡情探索水的秘密。圍繞「戲」字,在水池的四周設計了多種出水方式,多個出水口給孩子們帶來的是不同的關於水的流淌的感覺,孩子們在水面、牆面、出水口能夠獲得不一樣的體驗,讓遊戲與探究融為一體。
將以往相對獨立的沙池和水池打通,用溝渠加以連接,形成了面積大約為100平方米的沙水區。在水池里安裝了壓水泵,通過木制水槽引水;挖了60公分深的水井;還設計了多處水閥和水管連接的玩水裝置;購置了水車;投放了軟管、水勺以及各種瓶瓶罐罐,為幼兒多種經驗的獲得提供了可能。
一沙一世界、一水一天地:幹沙、濕沙、粗細不同的沙,在堆沙、挖道、築牆中體驗沙的松軟、了解沙的可塑性;不同溫度的水,靜止或流淌,在舀水、拍打水、把水注入容器中感受水的流動,掌握水的特性。沙水從手中流過,帶來特別的感官體驗,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探索自然的樂趣。豐富的創造與想像得以做到,給孩子們帶來了內心的滿足和成就感。
蕪湖市南陵縣籍山幼兒園
蕪湖市南陵縣籍山幼兒園
03
種植區
幼兒園里的種植區有著豐厚的教育價值,幼兒在此可以探究、建構對生物生命的基本理解。播種時幼兒可了解不同類別的種子,了解點種、苗種等方法,習得種子萌發的條件等;管理時可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不同生長階段的需求,對比與分類植物的不同部位和功能;采收時可交流果實成熟度的判定標準、收割方式、食用部位等,從中提高幼兒觀察、預測、實驗等技能,同時激發幼兒對自然的親近熱愛、對現象的質疑及主動探索的科學精神。
句容市二聖中心幼兒園、句容市華陰街道中心幼兒園
句容市文昌路幼兒園
藍魔方農用小板車剪影
一個讓幼兒探究植物生長過程的區域,不僅劃分了班級種植區,還種植了品種豐富的果蔬,應季的農作物,結合節氣的「勞作」和興趣,在這片區域種植、管理、收獲,在觀察中了解生物習性,在采摘中體會勞作的喜悅。
幼兒園園內開辟了戶外種植園、屋頂花園、生命探索實驗室等區域,引導幼兒栽培花卉、菜蔬,從事澆水、除草、收獲種子等工作,並充分利用生態資源、農林學院的人文資源為孩子們提供了接觸大自然、感受四季及植物變化的機會。依據不同季節、不同高度、不同類型等對園所植物進行有效設置,方便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隨機的和長期的觀察活動。
04
塗鴉區
句容市下蜀鎮中心幼兒園
塗鴉對於幼兒園的孩子來說是一種遊戲,是一種輕鬆、愉快、易行的活動,是一種不受限制的繪畫形式。在這種自由自在的方式中,孩子們可以盡情地表達自己,它可以是一些無序的線條與點的組合、可以是天馬行空的想像畫、可以是看到的自然景物、可以是剛學到的新本領的再現……創設戶外塗鴉區,為孩子的塗鴉提供了更大的空間,能讓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這對於提高孩子的藝術表現力、自信心等都有著積極的作用。
句容市寶華鎮中心幼兒園
廢舊的抽屜、輪胎、油桶、木箱、塑膠墊、木樁、白布、PVC管以及一堵水泥牆,都是孩子們自由塗鴉的材料。不同材質的塗鴉對象帶給孩子們不一樣的塗鴉感覺。選擇顏料的時候,我們盡可能地選用可以反復擦洗、使用的材料。
句容市文昌路幼兒園
戶外寫生也是塗鴉的一種,在這種有目的的塗鴉活動中,孩子們積極主動,善於觀察,好奇好問,認真專注,樂於表現,敢於嘗試,樂意溝通,願意分享……體驗一起繪畫、一起合作的樂趣。
05
建構區
幼兒園的戶外建構遊戲是幼兒在戶外按照一定的計劃或目的來自主操作、建構物體或材料,使之呈現出一定的形式或結構的活動。幼兒在對建構材料進行搭建(排列,組合,接插,鑲嵌,拼搭,壘高等)的過程中,做到自己搭建的需求及願望,體驗自己與同伴共同搭建的愉悅感,成功感。它不僅能豐富幼兒的主觀體驗,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建構技能,更能促使幼兒在協商、謙讓、交換的遊戲氛圍中學會分享與合作,嘗試探究與創新,體驗成功與挫折,從而做到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以及個性的和諧發展。
將建構區安排在大片的塑膠地上,寬闊的場地和足夠數量的積木,為孩子高水平的建構提供了可能。除了積木外,還投放了用於運送積木的推車、手拉車等工具,支持孩子們對工具的運用以及同伴間的合作。
句容市寶華鎮中心幼兒園
藍魔方野戰運動包建構
06
表演區
表演區是幼兒十分喜愛的活動形式,可融合節奏樂表演、音樂表演、舞蹈表演、故事表演、時裝表演於一體,使之成為表演空間。幼兒在輕鬆、愉快、自主的狀態下進入表演區,借助語言、聲音、表情、肢體動作和道具等表達自己對故事、戲劇、角色的理解,豐富對他人和對世界的認識,促進藝術表現與創造能力發展,享受表演的樂趣。
表演區設置小舞台、裝扮小屋、樂器屋等,對孩子活動目標的達成更加具有指向性,孩子們在遊戲時能夠迅速地融入情境中。
喜歡裝扮、表演是孩子的天性。戶外搭建小舞台、帳篷(隱蔽的更衣間),提供成品和半成品服飾(廢舊材料、紗巾、彩帶、幼兒自制的服飾),可以讓孩子們肆意裝扮,跟著音樂快樂律動。
幼兒園案例
07
飼養區
飼養活動是一個綜合活動,除幫助幼兒了解動物的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外,還可以豐富幼兒關於動物與植物的關係、人與動物的關係、動物與天氣等條件的關係等方面的經驗,能增進幼兒的責任意識、任務意識、合作意識,提高幼兒的服務能力,從而引導幼兒感受生命、了解生命、珍惜生命。它是實施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徑,也是幼兒園課程的重要內容。
句容市下蜀鎮中心幼兒園
幼兒園內有一處上千平方米的山坡,山坡上半部分種植了13個品種的果樹,多達36棵,鬱鬱蔥蔥形成了一片小果園;山坡下半部分建了圍欄,飼養了小羊、鴨子、鵝、兔子,每種動物都有獨立的園舍。選擇動物品種時,考慮到胎生的羊、兔,以及卵生動物鴨和鵝,動物繁衍方式的不同,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引發了課程的發生。
幼兒園的飼養角被設置在園內最安靜的角落,小動物變成了孩子們每天都要去看一看的好朋友。大班幼兒為了更好地照顧各種動物,設計了全園班級照顧動物的計劃表,他們一起商量給動物們帶什麼食物,按照分配的小組按時去餵養小動物……小小的飼養園留下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也留下了孩子和動物們共同成長的足跡。
參見 | 《早期教育·教育教學》2020年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