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小戶型,總是能在極致利用空間的基礎上,讓家里充滿溫情。
比如今天這個38m的小家,業主希望滿足夫妻二人的日常居住需求。設計師打破常規對整個結構動線進行大膽的調整,每個功能區的設計都堪稱完美,合理安排了7大功能區:玄關、廚房、廁所、工作陽台、用餐區、休息區、收納區,最大限度提升空間采光及空間利用率!
▼通過原始戶型圖,可看出這套房子是一室一廳一廚一衛,不過存在不少問題:
- 進門即廁所,不美觀還占玄關功能空間;
- 大開間格局,臥室和客廳融為一體,分區不明顯,缺乏私密性;
- 廚房空間狹小,采光不足;
- 狹長的陽台利用率極低。
▼設計師進行了大膽改造,最終變成:
- 客餐廚一體化的大空間,客廳與陽台打通並設置一張原木桌,多了休閒、工作、讀書空間;
- 將原來開間的公共區域劃分成了兩部分:一個區域用木質隔斷門隔開作為臥室,另一個區域作為客廳。
- 洗手間、洗面台、浴室二分離,使用更方便;
- 客廳打通陽台,不僅擴大了空間,還用了百褶窗解決了采光的問題,讓公區多方位有了光的引入;
- 每個區域都考慮收納,小戶型不愁東西多沒處放!
▼進入屋內即是玄關,左側放置ins風的落地式衣架,牆上掛一面1.8米高的全身鏡,出門前方便在鏡前整理好自己的妝容,黑邊框與白牆的組合更顯大氣與時尚。
▼入戶門正對臥室,視覺中心點是臥室中空的隔斷牆體,為臥室空間增加「呼吸感」。
將筒燈「隱藏」在中空牆體中,放一個富有禪意的花瓶,可以為花瓶作背景光,也可以充當床頭燈。
▼原木元素應該是日式風最常用的選擇了,客廳滿滿的原木元素讓人有一種置身自然的愜意感。
有藏有露的原木書櫃開放格內整齊地擺放著各類書籍和小飾品,為家里增添了文化和藝術氛圍,也滿足多樣化物品收納的功能需求。
同時,不規則的裝飾鏡,除了裝飾以外,更好地折射了光線,引入客廳,同時也增大了空間的視覺感,通透/采光一並出現在了這個不可思議的「老破小」的家里。
▼線性元素吊燈及樹姿優雅的馬醉木引導視線縱向延展,視覺上拉伸了空間層高,清雅、飄逸、疏離、禪意,有一種讓人平靜的力量。
▼藏青色的沙發搭配暗黑色的天然硯石實木茶幾,藍白幾何的毛絨地毯,在自然光線的暈染下顯得明亮且沉穩,同時彰顯其含蓄與內斂。
▼電視牆沒有造型裝飾,藤編電視鬥櫃,還原木質本色,淡雅樸實,很有古典美!
▼客廳與陽台直接貫通,由百葉窗引導輕透光影,藤編木椅置放在植滿綠意的書桌下,給主人最舒適慵懶的角落。
▼藤編椅子與白牆、原木餐桌組合在一起,顯得樸素、自然,像回到了小時候坐在藤椅上,邊搖蒲扇邊啃西瓜的情境當中,再配上有趣的裝飾畫,讓人覺得舒適愜意極了。
▼原本的廚房面積局促,設計師巧妙地借用客餐廳的空間,將廚房安置在過道的位置,把寬敞的客餐廳空間合理利用起來。
過道右側,利用通頂櫥櫃補充廚房的收納容量,冰箱和洗衣機也被嵌入在此。
▼臥室設計非常簡單,夫妻二人都不喜歡臥室太過隆重,簡單輕鬆的環境更利於休息。
▼利用充滿天然氣息的木質柵格拉門,中和客廳區域的「厚重感」,虛實結合的搭配方式,讓整個空間更加協調。
▼即使不到3㎡,設計師也利用弧形鐵藝玻璃門隔出了淋浴空間,做到了幹濕分離。
為了生活品質感,夫妻二人搭配了智能馬桶,再在一側安放置物梯子,實用、簡潔,易於打掃。
【圖源網路,侵權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