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長條形」的戶型「不好用」,布置方式較單一,使用率也較低,那已經購買了類似戶型怎麼辦呢?
何以解憂,唯有爆改
這套35㎡的「長條形」居室裝潢案例,高顏值,井然有序,整整齊齊是「基本修養」,可容納一家三口,「開發」出了八個功能區,有「超大」的收納空間是戶型改造的「升級打怪」……
▼先感受顏值
▼再了解戶型改造
設計要求:
1.能夠滿足一家三口的居住需求;
2.要有主臥、次臥兩個獨立房間,並且都不要影響采光;
3.挖掘3120mm層高的潛力;
4.收納是重點要求;
①原始圖
②改造圖
改造重點:
1.由廁所劃分出主臥書桌所需尺寸,減輕臥室的面積壓力;
2.廚房、書房、次臥的「三合一」區域,將層高進行了「二次利用」;
3.主臥靠近入戶門,次臥「挨著」窗戶,兩個臥室之間「較大」的距離增強了獨立性;
按照入室順序,對入戶區、廁所、主臥、客廳、綜合區逐一分區具體說明:
「長長」的入戶區
由廁所「邊界牆」+臥室「邊界牆」與呈對立狀態的入戶門一側的「戶型邊界牆」「構建」出「長長」的入戶區,減弱家中公共區域與入戶門的「直接相對」感受,也讓家在入戶時便擁有規整的空間感,弱化家「小」的概念;
依靠入戶門一側的「戶型邊界牆」設置了從入戶區至客廳區的長度5510mm,深度600mm的鞋櫃+置物櫃+衣櫃+酒櫃的「超大」組合櫃,作為家庭「收納主力」存在;
主臥入戶區一側的「邊界牆」採用通透感較好的玻璃隔斷+玻璃門的方式,與其「前方」牆體不同的打造方式產生了「減短」入戶區的效果;
▼「組合櫃」的內部儲物空間效果
廁所有「四分離」
廁所選擇馬桶、淋浴區、洗漱區、洗衣區的「四分離」布置方式,幹、濕區的分離,使用方便,還可「減輕」暗衛的潮濕感;
淋浴區預留了壁龕設計,連同黑色玻璃隔斷框架、黑色洗衣機櫃提升了空間的工整、利落之感;
用同側的淋浴區+馬桶區,與同側的洗漱區+洗衣區選擇不同的牆、地面飾面處理方式,增加空間「水平方向」的層次感;用洗漱區+洗衣區牆面的牆漆+水磨石的「上、下分層」飾面處理方式,增加空間「豎直方向」的層次感,整體空間層次豐富,張弛有度;
洗漱區+洗衣區的地面水磨石向牆面的「延伸」,使得地面和牆面水磨石部分成了「一體」,有「擴大」地面面積的視覺效果;
洗漱台櫃門的豎向條狀造型,把對空間的注意力引導在「豎直方向」,弱化對空間面積較小的感受;
長1270mm的洗漱台,提供了較大面積的物品可放置區;
廁所的玻璃門、洗漱台帶有等待的圓鏡,提升了廁所的精致感、時尚感,「寬敞度」;
「玻璃盒子」的主臥
採用通透性較好的玻璃隔斷+「矮牆」的「玻璃盒子」「構造」主臥,達到將空間「私有化」目的的同時,也盡量降低了對采光的影響;
選用榻榻米為床體,簡練、平整;
床頭牆體被灰、白兩種顏色劃分成「上部」、「中部」、「下部」三個區域,「上部」的「灰色區」「包裹」梁,利用白色和灰色的深、淺度對比降低梁的存在感;「下部」的「灰色區」成為了「床頭」,避免了沒有「實質性」床頭的突兀感產生;「中部」的「白色區」是空間乾淨、整潔的「營造者」……空間更有層次性和造型感;
床頭一側的牆面柱體,同樣用灰色、白色搭配的方式,灰色「表達」柱體,白色「勾勒」柱體,讓「突兀」的柱體成為「造型」,還有裝飾臥室空間的效果;
小吊燈灰色的燈罩與牆面灰色遙相呼應,讓灰色不「單薄」;
1830mm長的書桌,有同時滿足兩人使用的「能力」;桌體上方的「吊櫃」處理,滿足對書籍的收納需求,也將原有的頂面梁進行了「隱藏」;
客廳「兼任」餐廳
客廳面積較小,但卻精致、溫馨、休閒;
淡黃色沙發的溫暖「打敗」了牆面灰色的清冷,讓家溫馨十足;
落地燈、抱枕的黑色「壓制」了沙發與牆面同為「淺色」的「索然無味」,讓空間有了「力量感」;
線條掛畫的「落地」擺放,藝術地毯的使用,客廳有了更「飽滿」的「靈魂」;
臥室區部分「延續」客廳區部分的頂部梁、同側牆面的飾面處理方式,用「隱晦」的方式詮釋了玻璃隔斷的「隔而不斷」,對客廳及臥室都有「擴展」效果;
客廳區的櫃體部分採取卡座+「凹陷區」+吊櫃的設置方式,卡座除作為沙發的「延伸」,滿足訪客較多時的使用需求之外,還作為「餐椅」之一,降低餐廳區對空間的面積占用,也增強餐廳區和客廳區的「融合性」;
「凹陷區」的「薄櫃」設置,可作為餐廳的酒櫃使用,雖然家庭空間面積較小,但使用功能卻做到了盡量「不缺失」;
圓形餐桌、圓形茶幾、圓形角幾、圓形吧台椅座面,燈具的「圓形」燈罩,用「圓」的圓滿、和諧、團圓削弱「橫平豎直」的空間格局所帶有的死板、規矩、戾氣之感,讓家庭空間溫和起來;
鏡面的細節處理,既可以用來放置擺件為空間增添裝飾性,又利用鏡面的反射增添趣味性,「打破」完全是木紋飾面的「單調感」;
客廳區和綜合區的「交界處」,借助櫥櫃的高度,在客廳一側加入了深度800mm的吧台設計,可作為書桌、早餐台、品酒台、飲茶台等使用,豐富家中功能區,也提升生活的「方便度」;
吧台「一端」的牆面與頂面相同的飾面處理方式,強調出吧台的存在感,也降低頂面的不得不存在的吊頂的尷尬;
「頂天立地」的「敞口」置物格,收納常用物品,使用便利,且側面的豎向條狀造型與廁所洗漱台櫃門造型「遙遙相對」,家庭空間有更強的「整體性」;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綜合區
鑒於靠近窗戶區域較好的采光效果,選擇將該區域部分面積的層高進行了「兩次」使用,「下方」書房區,「上方」次臥室,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並且較有效地避免了陰暗感的產生;
總長3500mm的「U形」櫥櫃,對於一家三口而言,會有較舒適的使用體驗;
洗菜盆安裝在了窗戶一側的櫃體,有窗外的風景「為伴」,也可降低勞作的辛勞感;
冰箱和書桌並列設置;
書房區的高度在1900mm,保證家庭成員不會磕碰;使用功能只設置了所必需的使用功能,書桌和書櫃的「連體」設計讓空間更加利索;黑色的選用與其它區域中的黑色元素相呼應;
「樓梯」以「敞口」置物格、抽屜+不同高度的「板凳」組合而成,用不傳統的樓梯「構造」方式,「抹去」次臥室的「搭建」痕跡,降低抵觸情緒;
「敞口」置物格、抽屜可作為書房的「補充」收納空間使用;
次臥除「入口」之外,其它「邊緣」設置玻璃「封閉」,增強空間的獨立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做飯時的油煙對空間的侵擾;
以上是我對於35㎡居室改造的案例賞析,這套案例吸引我的是它太會布置,改造出3室兩廳,8個功能區,廁所還是四分離,並且還有「超大」的收納空間,全屋堪稱收納教科書,我認為是可以借鑒的設計,希望可以幫到你,謝謝!(PS:文中圖片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我會及時作出刪除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