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潢費用會隨著不同的屋況、需求、建材及工法等因素有所不同,透過事前了解各種裝潢細節的眉眉角角,以及厘清個人需求,能夠幫助屋主精準編列預算,將每一分錢花在刀口上,以達到最有效益的成果。那麼裝潢預算該怎麼拿捏?相信是許多裝潢新手的棘手難題。
▍裝潢預算如何評估?【步驟一】抓出預算總價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潢重點大不同,若買的是預售屋,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可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新成屋裝潢若想省預算,建議在購屋時盡量挑選符合實際需求的格局與動線,並將裝潢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而屋齡越高的房子,屋況往往也越差,因此管線、防水、抓漏、水土等基礎工程項目也會相對提高裝潢費用。
【步驟二】妥善分配裝潢預算有了初估的裝潢預算後,接著最重要的就是「妥善分配」,可將裝潢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潢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風格及其他配件部分。
此外,當裝潢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潢需求,列出裝潢項目的優先順序,並適時做出取舍,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另外,若在設計規劃初期,能將自己的想法明確與設計師或工班溝通,更能減少工程期間設計更變所衍生的額外費用,避免追加預算的情形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