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潢前找風格、看效果圖,
別再白花力氣,找一堆亂七八糟的案例,
留幾個得獎設計案,才是正道!
比如這個名為《回留》的作品,它出自台灣知名”工一設計”團隊的創意,
更是一個連獲得好幾個大獎肯定的傑作。
這套公寓的屋主喜歡空間氛圍純粹一點,並且不斷提醒設計師對於空間尺度的掌握,再加上要滿足一家三口人的居住及活動需求。為此,以開放式的布局規劃,搭配輕隔斷的設計,讓空間保有穿透感,且視線上也不會互相干擾,再試著將八種不同花色的板材運用其中,以一種精致工藝的概念,突顯空間的純粹。
至於設計上還有哪些創意巧思?一起來看看吧!
Home Data
- 地點:台北
- 面積:129㎡
- 戶型:二室二廳
- 屋齡:現屋
- 風格:現代風
- 團隊:工一設計有限公司
屋主需求
1. 喜歡的空間氛圍比較純粹一點。
2. 注意空間尺度的掌握。
戶型圖
改造前
從原始的布局圖來看,這套129平方米的空間有不少隔斷牆,導致空間感相對零碎,采光也無法自由流動,整體環境感覺比較壓抑。
改造後
1. 調整為二室二廳二衛。
2. 公領域採取開放式布局。
3. 動線採取”回”字型動線。
設計想法
採用一個開放格局,但搭配一些矮隔斷,讓空間中既保有區隔,又有部分的穿透感,視線上也比較不會干擾。其次,運用一些材料,把天花板、地板還有牆壁進行軸線整合,再以一些數學關係,去暗示的抓出空間中軸線,再利用這條中軸線,將材料做一個整理。
另外,盡量讓材質單純簡化,透過某一種板材的大量運用,裝潢包括牆壁、天花板等,將設計、功能等事情都整合至建材的規劃當中。
設計亮點
一、建材的使用
這個作品中,設計團隊試圖將八種不同花色的板材運用其中,以一種精致工藝的概念,突顯空間的純粹;並利用延伸尺度及整合材料的手法作為設計的出發點,讓空間即使有著多種材料變化,空間的天、地、壁依然能形成具有流動性的視覺感。
二、空間的聯結
延續”流動”的基調,讓公領域的客廳、餐廳及廚房產生關聯。以”回”字型規劃動線,不論客廳、餐廳或廚房都能拉高互動關係,使得空間中最終呈現的是材質流動的延續感及和諧的家人互動關係。
設計細節
玄關
為了抓出空間的中軸線,刻意將玄關櫃抬高於地面,讓地板石材與木地板之間的這一條軸線不被鞋櫃遮蓋,並延伸至牆壁、天花板,進而整合了間接照明、牆壁及鏡面的關係,也整合地板玄關的材料規劃。
玄關牆面底部使用石紋板材,而櫃子、天花板及牆壁則是採用木紋板材;透過灰色系作為基底,達到虛化櫃體的效果,減緩壓迫感。其次,進門左側的懸空櫃穿插使用鐵件,進行材料上的變化,不僅勾勒出精致化,視覺上也比較能跳出來。
玄關右邊為廚房,為了去除”開門見灶”的狀況,砌了一道大理石牆,但牆高只從梁下至地板,牆的上端還保有空間,一方便讓光線能自由流動,也避免空間氛圍過度壓抑。
客廳
客廳與餐廳以一座低矮電視牆為區隔;而這道石牆做了切縫處理,讓石材的轉角處能部分被穿透,呼應空間流動的概念。
其次,由於電視牆剛好在梁柱下,梁體下方採用油漆處理,其他處則包覆鐵框,減輕梁在視覺上的壓力;而且剛好也可以區分客廳、餐廳的天花,並暗示電視牆處於空間正中心的一個合理性。
空間立面掌握表情單純、簡化的原則,所以將一些功能、收納隱藏在牆後,打造乾淨的立面表情。氛圍上,牆、頂、地是木紋,左右兩邊則是石紋的感覺,呈現一個比較純粹的氣息;且透過”比較有秩序性」的設計,將天花板、牆壁、地板予以結合,產生一個比較簡單的視覺感,也營造穩定的環境氛圍。
公領域去除封閉式隔斷之後,動線改用”回”字型規劃,提升客廳、餐廳或廚房的互動關係;同時讓客廳與餐桌之間,保留一些區隔性,但仍維持部分的通透性,除讓視線能隨著天花板延伸,材料也從地板蔓延至牆壁,再回到天花,與人在空間之中的流動相呼應。
▲ 立面隱藏了房間門、廁所門、收納櫃、櫥櫃、冰箱。
餐廳
開放式的餐廳里,以餐桌搭配中島台;這樣設計,除了擴大了備餐空間,當屋主在使用島台時,也能與餐桌上的人互動。
▲ 長形餐桌除了用餐功能,也是看書、聊天的好地方。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張長達三米的餐桌,設計師不希望它是一般桌腳的形式,所以將餐桌與電視內牆整合在一起,讓它等於是空間中的一個對象,且有遮蔽的效果,當坐在沙發上時,視線將不會與餐廳的人相互影響。
至於餐桌側邊牆上的收納櫃體,挑選與餐桌花色相近的板材,製造空間中的內斂感。
廚房
由於這個空間的采光較弱,光靠自然光是不足的,但使用傳統的投射燈又會造成亮度不均勻,因此採用”流明天花”設計增加亮度;範圍從玄關、廚房上面的整塊天花板,都進行”流明”處理,等於打開燈光時,即有”漫射光”的效果。
於是當屋主在廚房進行烹調工作時,不會有光照陰影的死角,全方位的提供均勻亮度,達到化解陰暗感覺的目的。
臥室
主臥室的潔白天花在光線襯托下,營造出空間的輕盈明亮感;另搭配異材質牆面,並以黑鐵收邊,再運用深色的木作櫃體、地板,一方面呈現沉穩質感,同時也營造舒適的睡眠氛圍。
廁所
穿越連接通道來到主臥室廁所;布局採取三分離設計,明確規劃幹、濕區,奠定功能分區的使用基礎。
其次,運用兩面采光的優勢,再搭配鏡面,創造空間反射的作用,藉此增加采光與空間層次感;並以建築的力量,巧妙利用牆體遮擋日曬,勾勒舒適的私領域空間。
這套公寓裝潢,從材料的感受進而轉化出屋主所喜歡的空間氛圍,運用如同拼圖一樣的設計概念,精準拿捏空間相處的比例,且當全部元素都緊密卡在一起之後,即完成一件很好的作品,完成為屋主打造專屬家居空間的期待。
話說前頭
- 《回留》這件作品得了什麼獎呢?先說給你聽。
- 2017 亞洲設計獎 / 現代組 / 銀獎
- 2017 APIDA 亞太區室內設計大獎 / 居住空間 / 銀獎
- 2017 台灣室內設計大獎 / 居住空間類單層 / 入圍
- 2017 iF 設計大獎 / 室內建築類別 / 住宅建築
- 第五屆台灣空間美學新秀設計師大賽 / 居住空間 / 銀獎
設計團隊介紹
”工”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淬煉的過程,”一”則是對於設計的初心;我們享受淬煉的過程,我們堅持設計的初心。
工一設計是由三位設計師好友共同創立,經過多年業界的陶冶,累積豐富的專業涵養,打造而成年輕且經驗豐富的團隊組合。其室內設計作品強調材質本身自然質感及精準的比例處理,透過與周遭環境的互動,經由流動的空氣與光線潤飾空間,以量身打造為每位使用者創造獨一無二的專屬風格,將工學與美學合而為一。
▲ (由左至右)張豐祥、王正行、袁丕宇
好文分享
上海80㎡空無一物,廚衛打通,藏了升降客廳,這操作神好用
5款觀葉植物火爆日本網路!卷葉榕狠甩琴葉榕登C位,美得太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