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宅設計「去客廳化」設計還是得學國外,3個CP組合,打造理想化的家

  

  客廳,是一個家庭的核心區,

  是一家人常呆在一起的地方,

  我們在這里看電視,

  招待朋友,喝茶、聊天、閱讀。

  它促進了家人們的感情。

  

  

  我是一位留學生,我發現國外的客廳與中國的很不一樣,

  外國人的客廳總是給人一種通透、寬敞的感覺。

  尤其是那些郊區的獨棟房子,很是典型。

  他們的客廳就是一個大的多功能房,

  通常連接著餐廳、廚房、起居室,

  一家人的日常活動和街坊鄰居的聚會都是在這個大空間。

  這也透露出外國人對小家庭的理想價值觀,

  就是希望讓每一個家人都更加親近。

  

  相反,我們國內的客廳好像一直都是傳統的布局。

  一般都是一個呈長方形的二三十平方的空間,

  再放上大三件沙發、茶幾和電視。

  好像客廳的的布局就被這樣固定得死死的,

  再也沒有多餘的想像空間。

  

  

  現在流行的「去客廳化」設計,

  也是學習國外的家居氛圍,

  但是許多人都沒有學到精髓,

  理想的客廳應該是一家人生活的起居室,

  不僅有讓人卸下工作壓力的舒適沙發;

  還有堆著玩具的和兒童書的角落供孩子玩耍;

  逢年過節三五好友來家里拜訪時,可以在沙發上或者餐桌前小酌交談。

  

  

  現在的居家環境就像是火柴盒,

  如果想要單獨劃分出客廳、餐廳、書房、甚至兒童區域都會讓房間的空間變得狹小。

  而如果將客廳和其他區域組合在一起,

  那就能做到理想的客廳。

  也能得到理想的功能區域。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在居家裝潢時功能的綜合尤為重要,

  當我們大膽地拆牆,換成餐桌或者矮櫃作為隔斷,這樣的客廳跟家里的任何區域都可以完美搭配

  

  

  CP組合1: 客廳+餐廳、廚房

  

  最常見的組合就是客廳和餐廚一體了。

  在早上,一家人可以在吧台前一起吃早餐,

  不需要大動幹戈,

  簡單隨意就可以感受到溫馨的家庭氛圍。

  

  

  在周末還可以邀上三五好友邊聊天邊製作一直都想嘗試的點心。

  節假日里,孩子可以在角落玩耍,大人們可以邊看電視邊包餃子,十分方便也十分溫暖。

  其樂融融的一家應該是有大廚掌廚,

  有人打下手,關起門來一個人在廚房忙碌可不太建議哦!

  

  

  尤其當下手機至上的年代,一家人能圍在一起吃飯娛樂的時間是越來越少了。

  而有了客餐廚一體,誰還好意思一個人抱著手機耍呢?

  空間開放帶來的熱鬧趨勢讓每一個人都願意加入到合作中。

  

  

  客餐廚的一體不僅讓空間變得舒適

  同時還將這種感覺擴大到每一個角落。

  而且廚房的本質就應該是一家人一起交流和操作的地方,

  如此開放式的廚房剛好展現了這個本質。

  

  

  CP組合2:客廳+書房

  

  對於愛書的人來說,書房就是最理想的居心地了,

  而一個家庭的居心地呢,最理想的位置就是在客廳了。

  

  

  對於現在的人來說,書房的地位堪比臥室了。

  書房不僅放著我們喜歡的書,還裝著我們的品味和愛好。

  對於書蟲來說,書房可以有頂天立地的書架;

  對於手辦愛好者,書房可以收藏各種各樣的寶貝;

  對於旅行的人說。還可以裝滿各地帶回的特產和紀念品……

  

  

  如果把這些愛好和品位單純放在幾平米的書房里那就太狹小了,

  但是客廳、書房的結合卻能讓你覺得滿足。

  

  

  另外獨立式的書房很容易就把家人隔離起來,

  而將書房和客廳融為一體後,

  家里的讀書氛圍也可以得到改善,從而也能增加親人之間的交流。

  更重要的是,琳瑯滿目的書架牆還可以是客廳里的裝飾品呢。

  

  CP組合3:客廳+孩子活動區

  

  孩子是每一個家庭的核心,

  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時候,一家好幾代人的重心都在孩子身上,

  基本上就是天天圍著他們轉。

  

  

  小朋友都愛玩愛鬧,所以大人隨時隨刻都需要陪在他們身旁。

  這個時候客廳就是最好的活動區域了,

  在客廳里大人不僅可以處理自己的事情同時也可以照顧到孩子。

  當孩子咿呀學語時,客廳就可以放置一張嬰兒床;

  在他們剛會走路時,就可以有一張夠大夠軟的地毯。

  

  

  但是如果是一間單獨的兒童房,那就會有很多煩惱。

  其實把孩子關起來玩耍是不科學的,

  只有大人參與到孩子的活動中才是最合適的相處模式,這就是良好的親子關係。

  

  

  結語:所以說客廳的功能是很綜合的,除了上面說到的組合方式,

  其實還有很多其他一些方式有待我們開發。

  當然,客廳和每一個區域的組合絕不是一股腦兒地放在一起,

  我們應該考慮的是客廳和每個區域的關係以及家人的生活習慣,

  然後設計出一條合理的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