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貝軟裝作品 | 東方雅韻,風華萬象華貝軟裝作品 | 東方雅韻,風華萬象

  

  河源,東江流域客家人的聚居中心,這座「客家古邑」,向來崇文重禮。曾幾何時,客家圍屋,宗姓群居,主次分明,門第之風盛極一時。

  

  隨著光陰流轉,府第門庭、街巷院落,滲透著傳承五千年的中華文化尊崇禮序日漸式微。時代變遷,人們之於高品質的住宅,已經不再簡單是注重其空間價值,更多的是心境的升華。

  

  華貝軟裝把握河源這座城市的脈絡,在龍光城合院這個作品中,以「東方雅韻」為主題,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美學融入院落規制之中,重啟一座城市的萬象風華。用一座城的體量,重拾歲月靜好,重建尊崇禮序,並賦予建築群體全新的時代人文內涵。

  

  

  

  

  

  「門,出入必由之」,它不僅僅是聯繫內部空間與外部環境的通道,更是第一道空間層次。開門而見「山」,范寬的《溪山行旅圖》舒展於茗茶區一側,跟入戶門形成巧妙的對景關係,視覺由近引向深遠,同時奠定整體設計的內核基調。立面構造形態及家具擺放借鑒客家圍屋形式,中軸對稱,構建端莊穩重的儀式之感。

  

  ▲一層茶室

  

  禮者,天地之序。茗茶區主背景山水畫大理石山水紋理的豎向流動;天花造型以園林框景之法營造回旋重復的視覺美感;通透花格在陽光的投射下,光影靈動,影影綽綽,蘊含足夠的細膩婉約。

  

  

  從戶外庭院步入室內,茗茶區承載著情緒轉換的首要功能,挑空的向上體量,挺拔如峻峭的山巒。由此及里,層高的落差對比,塑造一種節奏感,讓城市的繁華與寧靜的閒適之間,瞬間找到一種平衡點,俯仰之間盡是以小見大的智慧所在。

  

  ▲負一層客餐廳

  

  客餐廳結合開放廚房,置於一整層,打破原建築局促的圍合布局,讓光一瀉而下,隨著時間變化,陽光以不同的姿態和角度,投射在斑駁石壁上,跳躍的光斑,生動活潑,與素樸、空靈的生活風格相和成靜謐沉定的影光詩篇。

  

  ▲負一層客餐廳

  

  「美雕盤角黍競時宜,組繡風華奉紫闈」。餐廳虛實櫃體的錯位設計,進退的重疊體塊,配合紫砂色,並使家具皮革之局部點綴配合,化繁為簡,以「巧於因借,精在體宜」的手法與室內的建造美學相互結合,一剪枝,一蒿草,一書一盆栽,在此中,共同構築了一幅適觀、適居、適極目遠舒的藝術住宅風貌。

  

  ▲負二層車庫

  

  ▲三層露台、庭院

  

  於露台庭院,營造了詩情畫意的生活化場景,並以物見性,材質肌理表達不同的情緒:索色的塑木地板的至素;白金米黃大理石溫潤面的至雅;香梅雪大理石的至情;白水晶大理石斧剁面的至樸……咖啡一杯,休閒椅一把,幾盞燭光,享受不一樣的月光夜晚。

  

  ▲一層老人房

  

  以「萬綠河源」的「湖綠」為搭配色淵源,老人房以雅綠點綴,抱枕、掛畫、裝飾物件,呈現細微的色彩表情,低調不失雅致,質感兼具品味。

  

  ▲四層書房

  

  河源龍光城別墅合院塑造的不僅僅是HOUSE,更應該是HOME,它必須承載家人共同的記憶、美好的時光,也許是一個靈活、互動性強的餐廚空間,一個窗明幾淨、文化感濃厚的書房,也許小到一個飾品、一盆栽、一躺椅、一壺茶和一個有柔和陽光射入的清晨。

  

  

  在新與舊,雅致與質樸之間,轉換出新的情境,並符合當代審美意識的文化自覺。

  

  

  走過一個需要張揚去博取眼球的時代,轉而回歸真正具有中國文人傳統的內涵表達,宋代文人儒雅氣質的風土自然,從自然中來,最終要回到自然中去。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 河源·龍光城別墅

  項目主題/ 新中式

  地產開發/ 龍光地產

  項目地點/ 廣東·河源

  藝術及設計指導/ 靳冬

  軟裝設計/ 林珍平、趙彥粉

  項目面積/ 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