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潢估價相關資料]裝潢水電改造預算三千,最後花了一萬二,期間經歷了這些要注意

  水電改造預算只有三千,可現在已經花了一萬二了。其實我們想一想,裝潢中的許多環節都是這樣的。看似每一個地方都在預算範圍內,總價卻超出預算很多倍。三千預算花成了一萬二,下面我們來看看是什麼原因

  首先要質量提升

  重視質量,本身是沒有錯的。特別是水電改造這類隱蔽工程,日後維修起來比較麻煩,更需要我們在一開始做的時候就做好。過去我們是勸用戶多重視一些水電建材的質量,沒想到矯枉過正,現在要反過來勸用戶別過多的重視質量。

  現如今的水電建材,只要是符合國標的產品,都可以正常使用。但是品牌廠家都發現了用戶對質量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於是推出了各種不需要的「優質」產品。比如水管,普通的PPR管足夠用上幾十年,廠家卻依然推出了更優質的產品——帶防水垢鍍層的PPR管,價格是普通水管的好幾倍,放在家里卻根本顯不出優勢來。

  還有些產品的升級是參數上的,比如電線。家庭中的電線,使用最多的是2.5平方毫米的,個別回路使用4平方毫米的。但偏有人拿著6平方毫米的電線往家里搬,好是好,就是用不到——依然屬於浪費。

  其次要注意改造範圍

  本來想給插座換個位置,後來乾脆新增一個插座。本來只想在陽台上引一根冷水管洗衣服,後來乾脆把冷熱水管都引過去。本來只想在書桌下面預留三個插座,後來乾脆做了個並排的五連體插座。

  「反正都做了這麼多了,不在乎最後這一哆嗦了」。很多人都這麼想,於是改造項目越來越多,改造範圍越來越大。尤其是用戶會覺得,前面鋪設的那些常常的線路比較貴,最後多一個點位差不了多少錢。

  可事實上,鋪設線路雖然看起來工程量大,但實際無論是用料還是施工,都是很省的。反而是最後在牆面上開孔、穿線、安裝,費工又費料。裝潢預算,就是在隨意地一指「在這加個插座」中增加的。

  再次要注意工藝要求

  有些工人做出來的管線確實說不過去,管道亂七八糟的,不僅難看,而且有使用風險。但還是那句話,凡事符合國標就夠了,不要矯枉過正。

  在一些用戶的要求,或者說個別裝潢公司的宣傳中,鋪設電線和管道就像繡花一樣。地面上開出來的槽,看上去就像一件藝術品——我勸你別鋪地面了,直接在上面蓋一塊玻璃,就是最天然的工業風裝潢。

  當然,如果你打算按照正常裝潢思路進行的話,這樣做就沒什麼用了。開槽、橫平豎直、管道走頂等,都是樣子工程。除了裝潢時好看點以外,我想不出還有其它的什麼用處。當然可能對於不懂的用戶來說,他們會以為這樣做才是標準。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本文由齊家小編編輯,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