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戀愛有荷爾蒙就可以了
但是
婚姻需要的太多了… …
每段婚姻的開始之初,都是甜蜜的。
但是很多婚姻卻走上了失敗的道路,問其究竟,並不是因為什麼對方犯過什麼大錯,而大多數是因為日常的一些「家務」上的繁瑣小事而吵架,導致彼此的感情和敬意在慢慢消耗。
▲吵架的「導火索」
如果再裝潢,為了生活的幸福和家庭的美滿,誠心建議,這6個高讚的「專區設計」,一定要給家里安排上,能讓家務量減半,家庭更和諧。
設計兒童專用區
談戀愛有荷爾蒙就可以了,但是婚姻需要的太多了。
特別是家里有調皮「熊孩子」的,他們是導致一個家庭,家務量巨增的「最大因素」。
▲調皮的熊孩子
▲亂扔亂放的習慣
她家兩個孩子,每天都會把家里折騰得一團亂,剛收拾好的家,也就只能保持幾個小時的整潔,每次重復收拾讓人「心煩氣躁」,再看在打遊戲的老公,就忍不住吵架。
▲兒童專用區
所以,第二次裝潢她不顧反對,堅持要在家里設計一個好看又實用的兒童區。
①兒童專用區的重要性
專區的設計,可以讓孩子的玩具集中在一個區域,讓家里更整潔好看,收拾的區域也會大幅度減少,從而減少家務量。
▲兒童專用區
同時,還可以給小朋友營造很好的「區域感」,遊戲區里面沒有大人設立的「規矩」,小朋友可以隨心所欲地玩耍。
因為有了「地盤意識」,遊戲時間結束以後他們會主動去收拾玩具。
▲兒童專用區
從安全因素考慮,最大程度地去避免小孩子在獨立玩耍時受傷,在這片小天地里可以讓小朋友的天性得到釋放,無拘無束地玩和鬧騰。
②如何設計兒童專用區
一般情況下兒童專用區,會分成「動」「靜」兩個區域。
▲「靜」區
「動」就是遊戲區,鋪上墊子,周圍放滿玩具收納的櫃子箱子籃子。
「靜」是讀繪本,畫畫,玩桌遊的區域,主要放上書架、小桌子、椅子、小黑板(學習的氣氛一下子就有了)
▲設計兒童區後的對比效果
雖然說,孩子會自覺地把該收的書和玩具收起來了,但是要做到絕對整潔是不可能的,本來小孩的玩具和用品就是五花八門的,所以還需要大人一些輔助,但是卻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家務量。
設計獨立落塵區
「說了多少次了,脫下來的鞋子能不能放鞋櫃里?」
「能不能沒換鞋,不要走進客廳?」
▲亂七八糟的玄關區
類似這樣吵架,我想會在無數中國家庭中上演,因為男人和孩子大多都不注重一些生活細節,而收拾家務的女主人就要不厭其煩的去收拾、去嘮叨。
▲獨立的落塵區
所以,第二次裝潢她堅持要在入戶去設計一個落塵區,雖然這種下沉式的設計,在網上的爭議很大,但是相比較因為這個「吵架」,其他因素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日本」的落塵區
其實,落塵區的設計要歸朔日本的「土屋設計」,正宗的落塵區設計,嚴格來講應該是這種封閉式的設計,相當於完全的和室內「隔絕」。
▲中國化的落塵區
由於中國戶型的「差異性」,所以中國化的落塵區就只延續了「下沉式」的設計。
(1)設計落塵區的優點:
在落塵區換下戶外的鞋,脫下風塵仆仆的外套,穿上整齊擺放在地板上的室內拖鞋,讓入戶過程增加了儀式感。
▲增加了儀式感
雖然理想中的落塵區,是一個台階的高度差(替代換鞋凳,可以坐著換鞋),但在房屋自身的高度有限的情況,所以只能做到一個鋪貼地磚的高度。
▲入戶更加整潔
落塵區的設計,可以讓所有家人的鞋子都「圈」在一個固定位置,讓室內更加的乾淨和整潔。
很多人喜歡把鞋櫃,放在入戶門外,其實很多人的心理想法,並不是為了故意占用公共空間,而是單純地不想把臟鞋子帶進家里,而落塵區的設計,就正好滿足了這一心理。
▲拆快遞的更衛生
有了落塵區,可以讓家里最大程度地隔絕外界的病菌,例如拆快遞,就要在落塵區完成這一項工作,從而避免很多人觸摸不到的快遞,帶進室內。
(2)落塵區的缺點
落塵區之所以存在很大的爭議,是因為它存在兩個「弊端」:「層高問題」和「絆腳的問題」。
①層高問題
很多人覺得,中國的樓層本身就不高,再加上地暖,根本做不了這種下沉式的落塵區。
▲自制水磨石
但是我覺得這種說法有點不正確,例如網友@喵哩家的落塵區,沒有貼磚而是採用了白水泥和玻璃砂的做法,做完的地面厚度僅有1-2公分,絲毫不影響層高的問題。
②絆腳的問題
還有一部分人沒有嘗試過,就感覺會容易磕到,但實際上做了下沉式設計的基本不會出現這種問題。
▲「醒目」設計
例如網友@溪山居的家,他為了解決不小心絆腳的問題,特意在落塵區做了一個「醒目設計」,利用不同於灰色地面的實木板,用來提醒客人和自己,注意台階。
設計淨衣專用區
▲隨手亂放的隔夜衣
因為衣服亂放的問題,閨蜜沒少和家人吵架,家人總是喜歡把脫下來的隔夜衣隨手亂放,既不衛生還讓臥室看起來特別臟亂。
▲淨衣區
所以第二次裝潢,她堅持要設計一個淨衣區,讓隔夜衣有專門的收納區域,才能讓家人形成一種習慣。
例如,利用「薄櫃的設計方法」,在衣櫃的側面設計出一個獨立的空間,用來專門收納隔夜衣,家里也就不會因為這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吵架了。
▲淨衣區
如果家里的衣櫃當初沒有設計側面薄櫃,也不用擔心,可以用這種專門用來收納隔夜衣的架子來作為「淨衣區」,既美觀又不會占用很多的空間。
值得提醒的是,不要買這種木質結構的衣架,很容易變形,建議入手這種不銹鋼結構的衣架。
設計小物品專用區
隨手亂放是所有人的習慣,只有那個收拾家務的人才知道「物歸原位」。
▲小東西的雜亂
特別是一些不起眼的「小東西」,用完就隨手放,再次用的時候就找不到,因為這個小問題,閨蜜和他老公沒少吵架。
而解決這個矛盾,說難也很難,說簡單也很簡單,很多人抱怨家里人不聽「指揮」或者不「配合」,其實有時候也不能全怪家人,只要我們給家里的小物品都設計上專用區域,家人自然會養成「物歸原位」的習慣。
▲遙控器收納
例如,曾經引起無數家庭爭吵的小東西:遙控器。
它總是會因為家人的壞習慣,莫名其妙地消失,其實這時候我們可以利用子母扣把遙控器固定在電視櫃的側面或者茶幾的側面, 使用完後再放回去,就能解決這個矛盾。
▲遙控器收納盒
再或者利用子母扣把收納盒固定在茶幾的一側,給遙控器一個固定的位置就能讓家人做到「物歸原位」的習慣。
▲子母扣
這種子母扣其實在家庭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可以解決很多生活痛點,黏貼效果好、牢固性強、免打孔的特性,可以用來讓很多物品上牆,從而讓台面或者地面更好清潔,例如掛畫、固定路由器、垃圾桶懸浮、固定收納架等等。
▲廁所的小物件
除了遙控器,廁所的台面也是很多家庭吵架的地方,例如亂扔的牙膏,亂放的刷牙杯、洗手液等等。
但是如果我們利用專用收納工具,例如前面提到的子母扣、牙膏夾等等,就可以讓這些小物品有自己的「窩」,從而做到讓東西「物歸原位」,從而減少一些家庭矛盾點。
設計工具收納區
家務就需要清潔工具,有時候清潔工具的擺放問題,本身就會引起一些矛盾,有時候覺得自己的老公幫忙幹點活,工具用完隨手就疼,不夠自己去「跟屁股後面」收拾的。
▲工具收納區
所以,第二次裝潢閨蜜堅持要在家里設計一個專門的工具收納區,用來收納家里的各種清潔工具。
盡管有了工具收納區,但是貓兒也建議大家,盡量減少清潔工具的數量,有時候工具多了反而是一種累贅。
▲清潔工具
例如我家的廁所,從10幾件清潔工具,減少到只有「一次性馬桶刷」和「多功能地刷」這兩種工具,反而提高了做家務的效率。
▲多功能地刷
▲多功能地刷
特別是這個多功能地刷,基本就能解決廁所所有的牆、地面的清潔工作,肯定不需要買什麼拖把、刮水板、電動刷子等亂七八糟的工具。
它一頭是軟硬適中的尖頭刷子,可以輕鬆刷到角落,清除頑固污漬,另一頭是刮水板,刷完的地面無需用水去清洗,輕輕一刮就會變得非常幹爽。
設計男女衣服專用區
「能不能拿衣服的時候小心點,不要把我的衣服弄亂了」這句話閨蜜對他老公不知道說了多少次,也不知道吵了多少次,從來沒有改變過。
▲凌亂的衣櫃
明明剛整理過的衣櫃,被她老公換過一次衣服就會變得亂七八糟,完全失去了再去整理的欲望,只有整理過衣櫃的人,才知道在所有家務中,整理衣櫃是最費心費力的。
▲男女分區
所以,在第二次裝潢的時候,她專門根據家人不同的穿衣習慣和衣服的數量,設計了男女專區,自從設計了「分區」以後,衣櫃變得整潔許多,再也沒有因為這個問題,而吵架。
結束語:
很多家庭原本都是幸福的,夫妻之間的感情也是很牢固的,但是婚姻並不是有感情就可以的,每個家庭都有個不聽話的老公,生活的繁瑣小事往往在慢慢消耗彼此的感情和耐心。
所以為了家庭的美好,建議大家在裝潢房子的時候,就要多考慮一些減少家務量、減少吵架根源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