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嘉興日報-嘉興在線】
羽絨服是冬季禦寒不可或缺的單品,深受消費者喜愛。但與以往不同的是,羽絨服新國標GB/T 14272-2021已於今年4月1日起正式實施。作為新國標落地後的第一個冬天,與之前相比,在羽絨服的挑選上有了新的技巧。消費者應該如何參照「新國標」選擇合適的羽絨服?購買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新國標相較舊國標,最大的變化是‘絨子含量’代替了‘含絨量’。」嘉興市食品藥品與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院國家中心紡織品檢測室副主任張娜介紹,「從科學角度來看,在羽絨服發揮保暖作用的主要是‘絨子’,只有服裝明示‘絨子含量’不低於50%,才會被稱之為羽絨服。」「與舊國標相比,新國標最大的變化是‘含絨量’取代了‘含絨量’。」嘉興市食品藥品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院國家中心紡織檢測室副主任張娜說,「從科學的角度來說,羽絨服主要是由‘羽絨服’制成的。只有服裝明確標明‘羽絨服含量’不低於50%,才會被稱為羽絨服。」
「絨子含量」和「含絨量」到底有何區別?對此,專家解釋,絨子就是像蒲公英一樣的大朵的蓬鬆絨朵,羽絨品質也就更好。在原來的標準中,「含絨量」既包括外形與蒲公英相似的絨子,也包括從絨子或毛片根部脫落下來的絨絲、羽絲等。「絨絲羽絲多,不僅羽絨保暖性差,而且鑽絨的風險更高。新國標用‘絨子含量’代替‘含絨量’,對羽絨服的品質判斷更加精準,也避免了廠家拿羽絨廢料以次充好。」張娜說。「含絨量」和「含絨量」有什麼區別?對此,專家解釋說,鹿茸是像蒲公英一樣蓬鬆的大絨,羽絨的質量更好。在原標準中,「含絨量」不僅包括外觀與蒲公英相似的羊絨,還包括從羊絨或羊毛片根部脫落的羊絨和羽毛。「羽毛多,不僅使得羽絨保暖性差,而且鑽絨風險也更高。新國標用‘羽絨含量’代替‘羽絨含量’,更能準確判斷羽絨服的質量,也防止了廠家以次充好的羽絨廢料。」張娜說。
而今市面上,羽絨服中常見填充羽絨一般分為白鵝絨、灰鵝絨、白鴨絨和灰鴨絨幾種,消費者又該如何挑選?張娜告訴記者:「按照新的國標,羽絨服的水洗標上只要註明是鵝絨或鴨絨即可,不再註明顏色,因為羽絨的顏色與保暖並無關係,其效果與舒適度其實是一樣的,這就避免了有的廠家拿羽絨顏色誤導消費者。」現在市面上常見的填充羽絨服一般分為白鵝絨、灰鵝絨、白鴨絨、灰鴨絨。消費者應該如何選擇?張娜告訴記者:「按照新國標,羽絨服洗滌標籤上只能標註鵝絨或鴨絨,不再標註顏色,因為羽絨的顏色與保暖無關,其效果和舒適性其實是一樣的,這就避免了一些廠家用羽絨顏色誤導消費者。」
羽絨服的「顏值」很重要,但內在的品質更要緊。作為消費者,在購買羽絨服時,除了查看羽絨服標籤信息和「絨子含量」之外,還可以通過「拍一拍」和「聞一聞」來檢查羽絨服的質量。張娜建議道:「我們可以對羽絨服進行拍打或者是揉搓,用手按壓羽絨服後,回彈到初始狀態的時間越短,說明所填充羽絨的蓬鬆度越高,羽絨服品質越好。如果有羽毛或者羽絨飛出,就說明它防鑽絨性較差,最後還可以聞一下羽絨服裝的味道,如果會出現比較明顯的刺鼻味道,就說明前期這個羽絨沒有處理好,這樣的羽絨服裝是不建議購買的。」羽絨服的「顏值」很重要,但內在品質更重要。作為消費者,在購買羽絨服時,除了查看羽絨服的標籤信息和「羽絨含量」外,還可以通過「拍」和「聞」來檢查羽絨服的質量。張娜建議,「我們可以拍拍或揉揉羽絨服。羽絨服用手按壓後,回彈到初始狀態的時間越短,說明填充後的羽絨服蓬鬆度越高,羽絨服質量越好。如果羽毛或羽絨飛出,說明其防鑽性差。終於可以聞到羽絨服的味道了。如果有明顯的刺鼻氣味,說明羽絨前期沒有處理好。這樣的羽絨服不建議購買。」
本文來自【嘉興日報-嘉興在線】,僅代表作者觀點。國家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