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旗袍可以說是20世紀中國審美現代性轉型的文化符號之一。在思想社會生活極度混亂的20世紀20年代,原有的堅實的東西煙消雲散,而新生的東西尚未形成,中國遭受各種衝擊。
服裝文化尤其如此。在這種背景下,新式旗袍應運而生,它融合了清朝的旗裝和當時時裝的許多特點,並以西方的裁剪方法發展成為一種成熟的旗袍。
在西方其他人的認同和鼓勵下,旗袍突然成為一種讓中國人驕傲的時尚,一時間風靡全國。這些年來,我們中國人一直在傳統和現代之間不斷搖擺,在經歷了不斷的抗爭和自我批判之後,我們提出了一個妥協:傳統很重要,但需要用現代的方式去改變。一段時間以來,學術界一直在開會討論這一變化。
但改造的可行性和效果都很小。從某種意義上說,旗袍的改良可能是中國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的唯一成功范例。
旗袍現在已經成為東方神話的審美符號,這種看似只為東方女性量身定做的服裝,越來越具有文化世界性。
旗袍不同於其他女子長裙,它沒有任何多餘的卷須和褶皺,精致如瀑,其流線型的簡約類似於中國古典詩詞中的白描,繪畫中的寫意,書法中的飛筆。它以抒情的方式勾勒出東方女性的理想身材,展現了女性頭、頸、肩、臂、胸、腰、臀、腿、手腳的特徵。
韻是中國古典美學中的一個詩學本體論范疇,是中國傳統美學的靈魂。它強調內在的節奏和韻律。
從這個意義上說,旗袍就像一首絕唱,把音樂的節奏轉化為視覺的起伏,把時間的流動因素轉化為空之間的物理變化。
抒情音樂從一件緊身的高領毛衣開始,這是一個有節奏的定音鼓點,也是涓涓細流的發源地。然後音樂平緩過渡到開放的高段,帶一點激越跳躍,再到舒緩流暢的主旋律,如行板,再到卡腰處的小結論和回旋。短暫的停頓之後,它奔向廣闊而漫長的盡頭…
當然,會有一些小的變化。旗袍下擺的開叉,是輕快活潑的獨奏曲,潛伏在音樂中,時而出現,時而出現,如彩雲追月,餓馬鳴鐘。
整首歌柔和優雅,沉穩優雅…..將東方女性的各種風情展現的淋漓盡致。高挑的脖子,精致的手臂,婀娜的胸部,婀娜的腰肢,圓滑的臀部,婀娜的雙腿,簡直美不勝收。
旗袍是東方神話,是關於理想美的故事。也許是因為太理想了,所以面對它的時候往往會成為審美標準的標尺。畢竟在日常生活中能穿上它並符合它的尺子的女性並不多。
這時,旗袍成了不平等的象徵。如果脖子短一點,腰粗一點,胸平一點,腿短一點,旗袍里就沒有花言巧語了。
假設我這輩子生為女人,我不確定我會符合旗袍的標準,但是如果我真的穿不了,我就買一件,掛在衣櫃里,想像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沒有人的時候,我和它的關係,想像我上輩子或者下輩子穿著旗袍有多美,像飛逝的時光,照在月亮上,站在沙洲上,然後孤獨地回頭看。
美麗,也許,常常是悲傷的。
–
本文由旗袍公館官網提供。想了解更多旗袍文化和穿搭技巧,歡迎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qipaoclub(旗袍公館)邊肖微信:1324664936(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