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漢服亮相APEC,匠心展現中國特色。

央廣網北京11月11日消息(記者溫飛)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1994年,在印度尼西亞舉行的APEC會議上,時任印尼總統蘇哈托量體裁衣,送給了每位主管人一件「芭提克」,也就是印尼傳統的蠟染襯衣。這個慣例從那就延續了下來,在歷屆APEC會議上,主管人身著主辦國特色服飾的集體合影都是一大亮點,比如東南亞的印花襯衫、南美的鬥篷、韓國的大褂等。當然,大家之前也都在猜測,今年APEC會議上,東道主中國將在2001年的唐裝之後,掀起一股什麼樣的中國風呢?央廣網北京11月11日消息(記者文飛)據中國之聲報導,1994年,在印尼舉行的APEC會議上,時任印尼總統蘇哈托送給每位主管人一件「蠟染」,這是印尼的傳統蠟染襯衫。這種做法一直延續至今。在歷屆APEC會議上,主管人身著東道國特色服飾的合影是一大亮點,比如東南亞的印花襯衫,南美的鬥篷,韓國的長袍。當然,之前大家都在疑惑,今年的APEC會議,東道主中國會在2001年的唐裝之後,掀起怎樣的中國風?

答案昨晚揭曉。2014年,APEC主管人歡迎宴會在北京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舉行。與會的各成員經濟體主管人身著特色鮮明的中國服裝,拍下了一張極具中國特色的亞太大家庭「全家福」。其中,男領隊服裝採用了「立領、開叉門襟、插肩袖、提花萬字紋晉松面料、海水和懸崖花紋上衣」;女主管人的著裝是「立領、雙排扣、插肩袖、雙宮緞布、海水崖紋上衣」。

備受關注的中式服裝一亮相就吸引了各方關注,好評如潮。那麼,這件服裝的設計和製作中運用了哪些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體現了哪些中國理念和中國特色?央視記者第一時間採訪了APEC主管人的服裝設計團隊,來看看設計師們是怎麼說的。

首先讓網友評論一下「海水崖紋」的設計是「中國第一眼」。這是中國的傳統模式。在花紋的下端,斜著排列著許多曲線,稱為水足。水腳下方,波濤滾滾,水中立著一塊巖石,上面裝飾著祥雲。這一設計賦予了亞太經合組織21個經濟體相互依存、持續和相互保護的含義。

APEC主管人服裝設計深化團隊設計師顧元元表示,他們要呈現的是一種簡約、低調、包容的風格,是核心團隊從無數套方案中挑選出來的最終風格,既要符合大國風範,又要以文化底蘊為基礎,與現代服裝相融合。

顧媛媛:這套衣服有個主題名。中國的漢字是「橫」,一倒七,一加七,一橫一水。如你所見,正七和負七就像陰陽八卦一樣,即陰陽為二氣。這個氣其實就是天空,中間這條橫線就是地。老子說陰陽皆為氣,氣為天空,陰陽為發源地。天地生水。天地水萬物。就是這樣一種傳統的哲學思想。從這件衣服上,這種哲學思想體現得非常淋漓盡致。

風格上,特色鮮明的漢服融合了中國歷代的經典風格。比如立領,出現在明代,盛行於清代。開晉,商出現,盛行於唐宋。袖子,那是中國最古老的服裝結構。至於海崖紋,宋代就出現在衣服上了。萬字紋,漢代已應用於服裝。當然工藝也是蠻有關係的。比如宋代使用的帶扣,清代流行的嵌卷等等。顏色方面,也採用了故宮紅、靛藍、孔雀藍、深紫、金棕、黑棕等傳統顏色。

APEC主管人服裝設計深化小組的設計師楚燕說,在裁剪過程中,他們採用了中西結合的裁剪方式,比如女性配偶的開衫、插肩袖外套、立領旗袍裙等。在表達中國含義的前提下,讓它更貼切,更舒服。

楚艷:希望女性配偶的這種顏色能夠協調統一,同時能夠突出女性明顯的動人。所以你可以看到色彩飽和度,比如也是深紫色。這種深紫色比男性主管的深紫色更明亮、更飽和。它的面料工藝是張緞,在中國很古老。它起源於清朝的一種製造方法,是中國絲織品中非常特殊的製造技術。它袖口的圖案也是海崖圖案,和我們見過的男首領袖口的圖案一樣。

APEC主管人服裝設計的基本原則是低調、內斂、不奢華。特別是在面料上,都採用了環保的天然材料,採用了中國傳統的絲綢面料,如始於宋代的,明末清初的張緞。APEC主管人服裝設計面料織造組組長吳建華說,為了提高晉松的生產效率,降低成本,面料加工採用了電腦提花機。此外,還加入了少量的羊毛纖維和彩色紗線,使面料更寬、更暖、更亮。

吳建華:晉松意味著1000多年的歷史,可以代表中國頂級和最好的絲綢。第二,我們在材料上做了調整。因為事實證明,如果全是真絲面料的話,整個成本會比較高。然後我們用普通羊毛,一個是我們大大降低了材料成本,一個是整個面料的舒適性和抗皺性增加了很多。

此外,會議為與會主管及配偶提供了多種款式和顏色,他們可以自由選擇。其中,男主管有四種款式五種顏色,女主管有兩種顏色,女配偶的上衣和汗衫有四種款式四種顏色。另外,考慮到北京的天氣,還統一做了男士圍巾和女士披肩,留作戶外活動用。另外,所有的衣服都是中式包裝。如服裝的防塵外包裝採用絲棉混紡面料,上面繡有2014年APEC會議的標誌,配飾外包裝採用祥雲圖案的中國宣紙,也體現了環保、節儉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