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頂部藍色字體”多麥股份”關注多麥
「可穿戴設備」在幾年前曾是科技圈一個熱詞。傳感器、晶片的集成化越來越高,大到衣服褲子,小到戒指耳環,紛紛植入晶片,接入 app。幾乎每一行都有一種智能可穿戴設備。
今天從外媒那看到的這款 Nike Adapt BB,讓人心動!
讓傳統穿戴變得智能而並不智障
Nike Adapt BB 是耐克在昨天發布的一款智能球鞋,它的亮點是無需用戶彎腰系鞋帶。與此同時,通過球鞋內置的傳感器,它甚至還能實時根據運動情況來自動調整松緊度。
事實上,「自動系鞋帶」這個概念最早是出現在 1990 年的科幻電影《回到未來 2》中。
在電影中,剛穿越到 2015 年的主角 Marty McFly 找到了一雙 Nike Mag 滑板鞋,就在 Marty McFly 踏地的一剎那,球鞋自動綁好了鞋帶,並根據 Marty McFly 的腳自動調整了松緊度。
整個畫面過程雖然不到 10 秒,但卻讓人印象深刻。
▲ Nike Mag. 圖片來自:[email protected] News
2007 年,由 AirJordan 設計師 Tinker Hatfield 牽頭的設計小組,將這雙可以自動系鞋帶的球鞋從想法變成現實,並在 2016 年 10 月正式對外發布現實版 Nike Mag。
就在 Tinker Hatfield 開發 Nike Mag 的同時,Nike 已經在 2010 年申請了球鞋自動系帶的技術專利,並且在 2016 年上半年發布了首款能自動系鞋帶的球鞋 Nike HyperAdapt 1.0。
HyperAdapt 1.0 做到自動系鞋帶功能離不開三個關鍵部件:電池、馬達和傳感器。
它的原理其實很簡單,當用戶穿上球鞋時,壓力傳感器會驅動馬達,馬達便會收緊鞋帶到合適腳型的松緊度。
同時,傳感器也會記錄並根據用戶的體重、行走重心來對球鞋松緊進行微調,隨著穿戴次數增多,球鞋的松緊度也會變得越合適。
而到了 2016 年下半年發布的 Nike Mag,Nike 在 HyperAdapt 1.0 的技術基礎上增加了「Adaptive Fit」自適應系統。
這個系統能根據用戶的動作變化自動進行松緊調整,進一步地考慮到運動人士的穿戴習慣。比如在劇烈運動後,太緊的鞋帶會造成血液流通不暢,這時球鞋便會自動調整鞋帶松緊,讓穿著更舒適。
▲ Nike Adapt BB. 圖片來自:Complex Original
兩年後的 Adapt BB 在設計上並沒有 Nike Mag 來得那麼浮誇,相反,它的造型比目前 Nike 的潮品還要普通,如果不說可能也不會有人知道這是一款價值 350 美元的運動鞋。
但就在這個看似平凡的造型內,Nike 在這雙鞋里集合了以下元部件:
陀螺儀
電動馬達
加速度計
藍牙模塊
壓力傳感器
溫度傳感器
微型控制器
無線充電線圈
容量 505 毫安時的電池
Adapt BB 做到自動系鞋帶的原理其實和 HyperAdapt 1.0 大致相同,都是通過壓力傳感對電動馬達發出指令,然後對鞋帶進行松緊調整。
▲ Adapt BB 的驅動模組.
▲ Adapt BB 內部結構.
這款鞋子除了能自動系鞋帶,驅動模塊內還加入的藍牙模塊也能讓球鞋和手機連接,這也是目前所有智能穿戴設備的必備功能之一。不過,不同於普通智能設備只借助藍牙給手機傳輸數據,Adapt BB 的藍牙功能作用是在「控制」這一方面。
在連接手機後,用戶可通過手機 app 來調整鞋帶的松緊度。app 內預設了運動、熱身、日常三檔可供用戶選擇,同時也能根據個人喜好在 app 內微調,同時傳感器也會記錄下用戶的喜好設置,在下次穿著時就會默認喜好設置自動系好鞋帶。
穿上 Adapt BB 後,這個系鞋帶的過程有多奇妙?The Verge 的編輯用了這麼一段話來描述:
試想一下,穿上 Adapt BB 後,它就會像玩具爪機一樣,慢慢地將鞋壁貼近你的腳,直到剛好合適。
更有意思的是,就在球鞋自動系鞋帶的同時,驅動模塊會發出一些「奇怪的」聲音來告知用戶當前的剩餘電量。
▲ Nike Adapt BB 內部鞋帶.
Nike 智能系統高級工程總監 Jordan Rice(喬丹·萊斯)告訴 The Verge,實際上驅動模塊會有兩種聲音來告知用戶當前的電量情況,如果電量高於 20%,你會聽到相當流暢的電傳馬達聲;但如果你聽到的聲音是低沉的,那麼就該是時候給鞋子充電了。
說到電量,每一只 Adapt BB 的驅動模塊都配備了一個 505mAh 電池,理論可支持 10~14 天的續航時長。內部集成的線圈可讓這雙球鞋放在特定的充電板上無線充電。
Nike 所提供的 Adapt BB 尺碼相當有限,目前最小的尺碼是男士的 7 碼,也就是女士的 8.5 碼。不過根據國際女籃協會提供給 The Verge 的數據,體重最小的運動員鞋碼為男士的 6.5 碼,因此 Adapt BB 並不適合所有女性消費者。
「時尚的科技產品」正在變成「科技化的時尚產品」
可穿戴設備已經發展數個年頭了,回過頭來看,其實我們不難發現智能設備已經從當初直接粗暴地加入連接模塊的低成本產品,逐漸轉變成更聰明的智慧產物。
再放大看,Nike Adapt BB 的面世其實是當下大眾品牌科技化普及的一個縮影。盡管它能連手機也能自動系鞋帶,但我不會認為它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科技產品,因為它仍然是一雙運動鞋,只是 Nike 賦予了它更懂用戶的功能。
在 Adapt BB 這款運動鞋上,我看到了無線充電、模塊化和自動化。這些體驗或許不是最完美的,但已經是時尚產品向科技化進步的好開始了。
長按二維碼關注